淡水河港以前隨山巒起伏的層層疊疊房子 (照片提供/李乾朗)
淡水河從河口至中游乃至上游,從十七世紀荷蘭人所繪地圖中已可見許多平埔族之聚落,漢人大量入台之後, 滬尾( 淡水) 、干豆( 關渡)、大龍峒、艋舺、新莊、枋橋(板橋)、三角湧(三峽)及大科崁(大溪)皆為漢人的主要聚落。漢人中包括泉州、漳洲及客家族群,其規劃聚落的型態有些差異。淡水的古市街以媽祖廟福佑宮附近為開始點,沿著河岸碼頭向兩側發展。但最特別的是,在媽祖廟後面的小山丘上,沿著山脊建設街道, 這即是今天所見的「重建街」與「清水街」。因而淡水的老街至少應包括滬尾街( 大街, 即今中正路) 、重建街與清水街。另外較短的還有衙後街(今三民街)、布埔頭及暗街( 今公明街) 等。清水街是近代的街名,取自於清水祖師廟,清代它有崎仔頂、米市仔、崎仔下及後街仔等名稱。
隨著人口增加與交通需求,淡水的老街遭遇到危機, 居民將街屋店鋪改建為高樓, 馬路拓寬,淡水的老街事實上有一半已非清代及日治時代風貌。吾人應有體認, 並非一切都要停止發展,以保存古貌,而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找到1.合理性、2.可居性、3.人性化、4.永續性及5.多元性之發展途徑。如果從這五點來看,淡水顯然是不及格的。
所謂合理性,是要針對淡水的體質,靠河靠山的狹窄市街是否不顧行人,只考慮汽車?市區計畫除了觀光之外,是否也尊重老居民的生活?是否讓平埔文化、荷蘭文化、基督長老教會文化、日本文化與漢人文化,以及當代外來文化能夠並存?所謂永續性,是否為淡水多留下古蹟,多騰出綠地,多保護水岸,多保留山地? 從榮記大厝看清水祖師廟與重建街(圖片提供/李乾朗)
近年,聯合國對世界文化遺產的認定,已從單點的建築擴及大面積的市街與聚落,中國也指定許多所謂歷史文化名城,台灣顯然落後了。淡水的條件本來冠於全台,試問全台有哪一個城鎮同時擁有史前、平埔、荷西、明鄭、清代、英國、加拿大、日本以及閩、粵漢人的多元文化史蹟琳瑯滿目並陳? 淡水是否缺乏有遠見的政治家?是否缺乏高明的專家規劃?還是根本上缺乏有心的鎮民?
環顧日本、韓國以及歐美,一個有歷史特質的城鎮如何轉變為有文化創意的城鎮,的確要有魄力的人士來推動。淡水的機會已失去一半了!特別是淡海新市鎮,傷了淡水自然背景的元氣!所幸,埔頂、鼻仔頭(嘉士洋行及軍區)大體仍保存,這是僅剩的一點機會,盼望淡水人共同努力。
(本文於6月18日「2008年淡水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論壇」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