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刊及公所網站應兼具公共政策討論平台功能一個有爭議的公共政策(建設)如果倉促推動
或貿然實施,其結果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政策推動者不可不慎。最近「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及「淡水六號道路(重建街)拓寬工程」都因為各種正反意見紛陳而成為高度爭議的公共建設,如何讓正反意見得以充分呈現及討論,讓多元的聲音學習彼此包容及理解,瞭解公共建設的多面向觀點,進而願意表達意見,由下而上展現住民參與及自決爭議政策的智慧,才是公部門面
臨爭議政策(建設)的「王道」作法。
以「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來說,不管是基於淡水的交通、發展、生態及休閒價值需求,都有支持與反對的不同意見,而這些價值選擇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唯一肯定的是所有意見都必須被平等的看待與尊重。公部門當然有提出公共政策並為公共政策捍衛辯護的權利,但針對不同於公部門的意見表達,也要有誠懇尊重的雅量。當公部門自己可以懸掛支持興建的宣傳標語,卻對於反對興建的標語動用公權力拆除;當建設公司的賣屋傳單可於台二線危險馬路上到處發放,警察卻對於小老百姓於捷運站旁發放反興建淡北道路傳單開單告發,似乎表露了公部門面對重大爭議建設的「霸道」心態(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如果公部門覺得推動公共建設是絕對真理及權力,又何懼於在衝擊及疑懼最大的竹圍地區辦一場說明會?
又以「淡水六號道路(重建街)拓寬工程」來說,重建街被視為淡水第一街,它是淡水碩果僅存的一條以石階構成的老市街,街上仍保留不少
上百年的石造及磚造建築、日據時代留下的防空洞、商店門面等,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雖有部分地方人士力主拓寬興建六號道路,但也有居民力主保留重建街的歷史文化風貌,反對貿然興建六號道路,正反意見相持不下。其實重建街拓寬問題不是只有當地住民的問題,更是全淡水人都應關心瞭解的大事,此一議題如果可以由公部門透過公共平台讓正反意見充分呈現及討論,不但具有教育及社區民主意義,更可讓淡水人藉此機會瞭解重建街的歷史及文化,淡水人自然會做出價值判斷與選擇,化解爭議於程序正義之中。
公部門面臨爭議建設時,應拋棄「霸道」心態,以開誠布公的作法讓正反意見兩面俱呈展現民主胸懷襟。我們認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及「淡水六號道路(重建街)拓寬工程」爭議,淡水鎮公所可以利用既有的網站資源或宣傳刊物挪出網路空間及版面架構公共討論平台,作為相關爭議政策討論辯論的園地,讓鎮民藉由此一公共平台充分掌握各項意見訊息,讓民眾學習對於公共政策的參與討論,也透過公部門的帶頭示範,建立淡水成為住民參與的城市模範。一個以「王道」推行公共政策的公部門,會讓「對抗」變成「彼此尊重」,也會讓更多人找到搬來這裡的理由,淡水的美不僅是景觀環境的美,淡水的美還有彼此尊重理解的心靈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