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1

 
logo-1
 


7-2

banner-1
 
  首頁  
 
 
>>本期目錄
 
  01 社論
淡水殼牌倉庫內之國有土地應該由誰負責管理?
 
  06 要聞
交通部公路總局真心要拓寬台二線嗎?
 
  03

專題
馬偕博士遇見大道公

 
  03

論壇
祭典長跑第五年

 
  03 社區營造
屯山人~
自己打造社區入口意象
 
  藝文活動
基金會發行《文化淡水》第31-100期合訂本
紙天空藝術
 
  短訊
季節限定~種樹達人到我家
淡水紅樹林自行車道
馬偕街新據點
 
  *本報版面開放,歡迎各方投書發  表意見,惟不代表本報立場  
  >>其他期別  
 
02

112期--2009年2月號
111期--2009年1月號
110期--2008年12月號
109期--2008年11月號
108期--2008年10月號
107期--2008年9月號
106期--2008年8月號
105期--2008年7月號
104期--2008年6月號
103期--2008年5月號
102期--2008年4月號
101期--2008年3月號
100期--2008年2月號
99期--2008年1月號
98期--2007年12月號
97期--2007年11月號
96期--2007年10月號
95期--2007年9月號
94期--2007年8月號
93期--2007年7月號
92期--2007年6月號
91期--2007年5月號
90期--2007年4月號
89期--2007年3月號
88期--2007年2月號
87期--2007年1月號
86期--2006年12月號

85期--2006年11月號
84期--2006年10月號
83期--2006年9月號

 
 
  tr>
>>專題
馬偕博士遇見大道公
馬偕日記的八庄大道公祭典

謝德錫

馬偕
馬偕日記英文版及相關翻譯著作
十九世紀末,根據馬偕博士在台灣北部四處傳教,所觀察與搜尋的資料,編撰而成的《FromFar Formosa》(中文譯名《台灣遙寄》),一出版便轟動台灣的學界,書中許多章節的內容,成為後代瞭解十九世紀末台灣社會最重要的一段史料。隨著近幾年馬偕手寫日記的整理與出版, 《台灣遙寄》的內容在日記裡,都可尋找到它的淵源脈落,也讓我們對馬偕在傳教外所關注的面向,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八庄大道公第一文獻
  
八庄大道公在淡水、三芝一帶輪祀二百多年,報導、記載它的第一篇文獻並不是中文,而是馬偕博士的英文著作《From Far Formosa》──
《台灣遙寄》。
  
《台灣遙寄》第十三章〈漢人的宗教生活〉第七節, 馬偕打開他的記憶, 記述著他所看到的醫神祭典:「I once attended an immense gathering in honor of the God of Medicine, when an offering of two hundred hogs was made. It was on the birthday of the god, and in a grass hut on a small plateau five miles north of Tamsui the idol was seated. In front of the god, pork, fowl, rice, fish, eggs, tea, and spirituous liquors were set. A Tauist priest performed incantations, bowing, chanting, and beseeching the god to be favorable and to partake of the feast provided. Fragrant incense-sticks were burned, and at intervals mock money was offered. Outside the hut men were busy preparing the great feast for the god. Two hundred dressed hogs, on frames prepared for the purpose, were ranged all around in rows, an orange in the mouth of each, and a large knife stuck in the back of the neck. These hogs varied in weight from fifty to four hundred and eighty pounds. Fully four thousand men,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present, each family displaying itsown articles to the best advantage. In the evening torches, music, and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added to the honor done to the poor camphor-wood god in the grass hut.」
  
大道公祭典
馬偕博士紀錄大道公祭典神豬的擺飾
與今日習俗仍大致相同(攝影/梁建新)
「我曾有一次參與對醫藥之神的大拜拜,當時有二百頭豬在神前獻祭。這一天是該神的神誕日,神像被奉祀在距離淡水北方五英哩一處小高
原的小茅屋裡。神像前供奉著豬、雞、米、魚、蛋、茶及酒。一位道士進行儀式化咒念,時而躬身、時而吟唱,時而祈請,祈求神明降臨享受祭品;同時,香被點燃焚燒,紙錢則是間歇地焚燒。
  
茅屋外,人們則忙著準備豐盛的祭品,二百頭被裝飾的豬架在木架上,排行成列,每一隻豬都有一顆橘子塞在嘴裡,在頸背上則插著一把屠刀,這些豬的重量多在50到480英磅之間。整整有四千的成年男、女與小孩參與盛會,每一個家庭都奉獻他們的祭品來求取最好的庇佑。晚上,在火把的照明下,音樂與戲劇熱鬧的表演,這些都是向茅房裡的神祗,做最大的致敬。」
  
馬偕在這一段敘述並未指明這位醫藥之神的名稱,祭拜的地點則是距離淡水街5英哩的小丘陵地。不過,從它敘述的醫藥神、無廟宇、神豬祭祀的狀況,歷來研究淡水鄉土風俗史的人,大都認為這段敘述,應是指八庄大道公的歷史記述。戴寶村的〈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信仰〉便直接引述這一段文字為八庄大道公民俗信仰的歷史證據。
  
然而,馬偕所敘述的醫藥之神,真的是八庄大道公嗎?距離淡水街5英哩的地方會是哪裡?尤其他親身參加的祭典是在哪一年?

Tai-tò-kong在He-iô-á
  
1901年6月2日馬偕去世後,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尤其親筆寫的英文日記,更為外界所矚目。可惜其後一百年裡,除有部份摘錄與研究論文引述外,全部的內容還未完整出版過。因此,馬偕所敘述醫藥之神的祭典,是在哪一年的幾月幾日發生,也無從得到進一步的考證。這幾年,經過一批專家學者的努力,在2007年12月《馬偕日記英文版1871-1901年》終於集結出版,而台灣遙寄所引述的醫神內容,才有著考證、追索的機會。
  
馬偕英文日記有關八庄大道公的記述有二則:第一則是1889年4月14日,第二則是1892年4月11日。
  
1889年4月14日的英文內容為:
「Sun.14.
   Ther.70°. Koa Kau',Sûn-a' etc. went to Tsu' i-tiu-a' where I preached, then after dinner, PaichiPaichi- a, Kau'–a, Sûn-a', Tsûn-a', Gong-a' and myself went to He-iô grass hill not far from here. 200 pigs were carried there and offered or placed. In the mouth an Orange. On the neck a string of cash--    On the table before each was' Duck, Pork, Fowls, Duck eggs, fish etc. wine etc. Cakes piled up five feet high on a table near each pig. We returned after xtracting about 200 teeth.」
  
「吃完正餐,Pai-chi-a, Kau'-a, Sûna', Tsûna', Gong-a' 和我一齊到離這兒不遠的「灰窯」青綠山丘,200頭豬被帶到這兒,被做為供奉的祭品而放置著。每一隻豬的嘴裡放了一顆橘子,頸上套著一串銅錢。每一隻豬前擺著桌子,上面有鴨、豬肉、雞、鴨蛋、魚和酒。而每隻豬旁的桌子上,有堆成5英呎高的壽桃。拔完近200顆牙齒後,我們才一起回家。」

1892年4月11日的英文內容則為:
「Mon. 11.
   Ther.70°. Baro. 30--12. At 9 A.M. Mrs. M., Children, Káu-á and Sun-á went with me to He-iô-á. At 2 P.M. People began to come over the hills in all directions with offerings for Tai-tô-kong. In an hour nearly 200 pigs were set on tables and about a dozen cones 20 feet-high with cakes all around each one. Fowls, etc. Spirituous liquors etc. were also offered. We extracted 67 teeth. Spoke a while and then went to see a house quite a number wish to fit up for a chapel. Fully 30 or 40 are very anxious and twice that number declare their intention to join us.- Spanish Priests have been at work, but only to be despised more than ever. We certainly got a warm welcome and returned at dark.」
  
「在上午九時,馬偕夫人、孩子們,K á u - á a n d S u n - á與我一同到H e - i ô - á(灰窯仔)。下午二時,人們從各個方向集結到山丘上,都帶著祭品供祭給Tai-tô-kong(大道公),在一個小時內,近二百頭豬被放置在桌上, 1 2 支由壽桃堆成的錐棧高達2 0 英呎, 布置在豬隻的周圍, 家畜、酒類……也被拿出來供祭。我們拔了67顆牙,和這些人閒聊一下後,我們看到一間房子,屋外有一群人正準備進去參拜, 有3 0 ~ 4 0 人顯得非常焦慮,有二倍的人則選擇加入我們。西班牙神父同樣也在工作,不過比以往更受人嫌惡,我們當然受到溫暖的歡迎,在黑暗時候我們才回來。」
  
馬偕的敘述中, 他兩次所參與的大道公祭典,似乎都在He-iô的山丘,祭典的場地都是可以容納約二百頭左右供祭的規模,但參拜的人數則沒有任何數目的估計。最特別的事,便是馬偕與參拜的信徒間,沒有激烈的衝突,而是藉著拔牙而和睦相處,讓他可以平靜的觀察大道公祭典狀況。

百年祭典的世紀風貌
  
回顧馬偕博士在十九世紀末的觀察與敘述,若與今日八庄大道公祭典的祭品擺設、祭祀方式,有些部份有著極大的雷同,但也有些部份則不見於今日。這些同與異, 無疑讓我們瞭解到一百多年來八庄大道公祭典的

傳承與變異:
延續的傳承:
(一)空曠的演戲埔:
1889年、1892年的日記或1895年的《台灣遙寄》裡,告訴我們,大道公祭典的場地,都是可以容納約200頭豬陳列的空地,《台灣遙寄》更估計參與的男女老少可達4000人的規模。

(二)慶典的時間:
1892年的日記裡,馬偕博士很清楚述祭典開始的時刻是在下午二時,信徒便從四面八方集合起來,在一個多小時內200頭豬便安置好。

(三)祭品的內容:
神豬前的祭品, 在1 8 8 9 年日記裡, 提到有雞、鴨、豬肉、魚、鴨蛋和酒, 1 8 9 5 《台灣遙寄》則增加米、茶兩項。
  
神豬的擺飾,在1889年日記裡,豬嘴裡塞著一顆橘子,頸子上掛著一條銅錢串,1895年的《台灣遙寄》則記述豬是架在豬公架上,並在頸背上插著一把發豬刀,豬的重量估計在50~480磅之間。

(四)祭棚與祭儀
1895年《台灣遙寄》敘述大道公神像為樟木雕刻,供奉在一座茅草搭蓋的屋子裡,供信徒祭拜,道士以躬身、吟誦、跪拜神請來祝禱,並有焚香、燒金紙的場景。

變更的項目
(一)五呎高的壽桃
馬偕在1889年的日記裡,提及每一隻神豬前的供桌都會陳列五英呎高的壽桃。

(二)二十英呎的壽桃棧
另外,馬偕在1892年的日記裡,也記述在所有神豬前,陳列有12支二十英呎高的壽桃錐狀物(棧)。
  
可見,八庄大道公的祭祀習慣,在祭典、祭儀、祭品上,除有一部份的項目稍有更變外,大部份的習尚,從十九世紀末承傳至今一百多年並未有多少改變。
  
馬偕英文日記證實了十九世紀末,淡水、三芝一帶已有八庄大道公的信仰及區域輪祀的風尚,若能再找到馬偕同時代喜好觀察與記錄的傳
教士、洋商買辦、英國在地領事們的書信、日記。屆時,早年大道公的祭祀情況,一定會有更多令人驚艷的地方!

 
 
1

Ccopyright © 2009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Tamsui Culture Foundation
發行人/莊武男 總編輯/謝德錫 美編/姚莉亭 網站管理/創意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轉載或重製
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6巷1號 電話 (02)2622-1928
E-mail:tamsui@tamsui.org.tw
指導單位 log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