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淡水老街前段商業蓬勃的氣息,老街後段的藝術資源彷彿像是打開塵封的寶盒,巷弄間隱匿的藝術家和歷史空間逐漸嶄露。近二、三年來,台北縣政府與淡水鎮公所開始大規模的整頓淡水中正路老街後段的公有土地,收回公有屋舍。隨著一棟棟房屋拆除、一區區的地景改造,曾經是老電影「小畢的故事」的眷村宿舍,拆除作為連接水岸的「觀潮藝術廣場」;中正路老街上傾頹的鎮有房舍,拆除作為連接淡水禮拜堂的「藝術穿堂」。淡水老街自民國88年拓寬整建為現貌後,到今年由於縣府「淡水藝術大街」的計畫工程已自6月1日起動,中正路老街後段區域的環境景觀正進行大幅度的改造。
老街後段街道鋪面整體再改造
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規劃動工的「藝術大街」改造工程,主要是針對淡水老街中正路後段由馬偕雕像廣場到北基農田水利會的街區範圍作整體景觀環境的改善,包括現有馬偕雕像廣場要拆除,重新規劃換作花崗石鋪面連結周邊街道,提升馬偕雕像廣場的整體意象,並將原道路及人行道路面高低差改為平舖方式,移除原有電箱及導盲磚,形成無障礙環境及假日徒步友善行人的空間;增加人行道綠化植栽及座椅設置等休憩空間;而沿街諸多公部門機構也將配合用地退縮,例如郵局前廣場加寬、稅捐稽處第二辦公室前圍牆的拆除,使整個行政區域融合花園與街道,產生開闊的整體視覺感受等,這項工程已於今(98)年6月15日開工,工程經費2114萬元,預定工期6個月,為避免影響交通、將分段施作,於年底12月中旬完工。
縣政府對中正路尾段(上)、稽徵處辦公室前廣場(中)、藝術工坊
前廣場(下)等三處路段之設計圖面
拆除298四連棟 新建「藝術工坊」
縣政府另一項重點則是「藝術工坊」的新建,雖然淡水在地仍沸沸揚揚討論中正路298號四連楝日式建築應該搶救保存之時,縣府已決定將之拆除在其基地上規劃興建一座新的地標性的建築「藝術工坊」,並已於4月初完成招標工作,6月1日包商即動工將298號四連楝日式建築夷為平地,開始建造工程。「藝術工坊」建築佔地約300坪,外型為強調透明視野的四層樓鋼骨建築,建築立面為大面觀景窗、屋頂綠色植栽、使用太陽能光電、低污染性建材的綠建築,室內設有行政、展示、畫廊、餐廳等機能。從外觀上看,新建的「藝術工坊」造型奇特,白天像格子趣加一支巨大蛋捲,夜晚燈光照明後像一隻短腳恐龍在走路(據說縣府的設計理念是藝術旗艦……)。「藝術工坊」新建工程總經費達7770萬,全部工期需要12個月,但縣府特別要求包商趕工,預定明(99)年3月提前完工。完工後的「藝術工坊」未來將引進國內外藝術家進駐創作,作為藝文展演及觀光遊客活動的空間。縣府決定新建「藝術工坊」而將舊有298號四連楝日式建築拆除,在地方上產生很大的爭議,帶給地方文化保存極大的衝突與矛盾,變成新聞事件,不無遺憾。
中正路298號新建藝術工坊建築設計圖及夜間照明圖
(圖片來源/台北縣政府舉辦說明會資料)
五連棟舊洋行建築修繕與機構建築立面
台北縣政府規劃的淡水藝術大街環境花費上億以上經費,具有幾項較前瞻的規劃特色:例如稍微彎曲的車道設計可減緩車流速度,樹木植栽綠美化也將使硬體建築增添些柔軟和緩的氣氛;此外,縣府提供地政事務所、台電淡水服務處、淡水警察局中正分局、中華電信等機構作搭配性的建築立面改造規劃,陸續展開立面修整美化;再結合鎮公所五連棟舊洋行建築的修繕與空間整理以及國語禮拜堂周邊舊有的歷史空間的保存修復,未來淡水老街中正路後段從馬偕廣場到北基農田水利會的整個街區風貌,必定大有可觀,屆時整體的空間環境該如何經營管理?如何細膩有效的推展軟體的運作也將會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