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1

 
logo-1
 


7-2

banner-1
 
  首頁  
 
 
>>本期目錄
 
  01 社論
5月30日群眾站滿重建街
用行動美學寫下守護文化資產新頁
 
  03

專題
八庄大道公祭典進行無形文化資產評估

 
  03

論壇
重建街創意市集前途未卜

 
  03 社區營造
尋訪樹梅坑溪,建構竹圍生活網絡
記5月15、16日竹圍創意聚落工作坊
 
  藝文活動
大安工研酢在淡水歡慶70週年

淡水殼牌倉庫5月25日驗收
文化局:預定7月24日開放
 
  短訊
淡水客船碼頭二期興建工程預定8月完工

張莊秀美獲99年度模範母親表揚

經建會審查通過輕軌捷運綠山線
 
  *本報版面開放,歡迎各方投書發  表意見,惟不代表本報立場  
  >>其他期別  
 
02


124期--2010年4月號
123期--2010年3月號
122期--2010年2月號
121期--2010年1月號
118期--2009年8月號
117期--2009年7月號
116期--2009年6月號
115期--2009年5月號
114期--2009年4月號
113期--2009年3月號
112期--2009年2月號
111期--2009年1月號
110期--2008年12月號
109期--2008年11月號
108期--2008年10月號
107期--2008年9月號
106期--2008年8月號
105期--2008年7月號
104期--2008年6月號
103期--2008年5月號
102期--2008年4月號
101期--2008年3月號
100期--2008年2月號
99期--2008年1月號
98期--2007年12月號
97期--2007年11月號
96期--2007年10月號
95期--2007年9月號
94期--2007年8月號
93期--2007年7月號
92期--2007年6月號
91期--2007年5月號
90期--2007年4月號
89期--2007年3月號
88期--2007年2月號
87期--2007年1月號
86期--2006年12月號

85期--2006年11月號
84期--2006年10月號
83期--2006年9月號

 
 
 
>>專題
八庄大道公祭典進行無形文化資產評估
淡水三芝兩百年信仰的光彩躍升

謝德錫

2010年4月28日淡水三芝數十個村里聚落九年輪祀的八庄大道公在灰磘子、大屯、後厝角的公埔-大片頭埔上,信徒們熱鬧舉行神豬獻祭,酬神的同時,台北縣政府也派出文化局副局長、文資科科長帶領數位學者、專家進行著一項重大的文化資產評估──推薦八庄大道公祭典成為台北縣的無形文化財,這無疑是八庄大道公信仰的世紀佳禮。

在大道公神明棚右側,則是由淡水文化基金會、屯山國小、屯山社區發展協會、三芝鄉社區文化營造協會共同舉辦的八庄大道公神明戲的演出與社區媽媽創意豬公比賽的投票及賢孝里、屯山里、後厝村三村里社區地理人文海報展,配合整個大道公祭典活動。

馬偕博士遇見大道公神明戲

淡水漁人碼頭
▲屯山國小的演出吸引許多民眾圍觀欣賞(攝影/梁建新)
< 十九世紀末馬偕博士是第一個將八庄大道公祭典,寫入歷史的人物,按照近年出版的英文日記,他參與祭典一共有二次。特別在第二次1892年4月11日,他除了學生外也帶著妻小一同參與,而這個地點恰好是灰磘子。

淡水文化基金會為了紀念馬偕這一次歷史接觸,特別在文化淡水第113期發表「馬偕博士遇見大道公──馬偕博士的八庄大道公祭典」,來記述整個經過。2010年度淡水文化基金會與屯山國小合作推動大道公祭典傳承與創新系列活動中,屯山國小決定推出有關大道公的話劇表演,最早的規劃是由指導的老師撰寫劇本,卻因老師事務繁多,遲遲無法定稿,迫不得已淡水文化基金會委由專人以1892年馬偕博士帶領家人、學生參與祭典做為主要架構,舖陳為一段中、西宗教文明接觸共處的故事。 然而,劇本編撰完成時,距離農曆3月15日已不到1個月的時間,屯山國小主任與基金會同仁只得加速步調,仔細遴選角色,借用戲服並嚴加練習,才克服各種難題,順利演出。

淡水漁人碼頭
▲屯山國小小朋友生動演出馬偕博士到灰
磘子替居民看牙的情況 (攝影/陳俞安)
4月28日上午10點30分,在淡水鎮長蔡葉偉親臨會場,屯山國小校長呂明春致詞介紹後,馬偕博士遇見大道公的話劇便正式開演,三位耆老代表三村里歡迎馬偕博士蒞臨,馬偕博士帶著二位學生為地方民眾服務,治療各種牙疾,並指導口腔衛生保健的知識,而年幼的小馬偕好奇的發問,引出八庄大道公祭典的特色。這些情節都引起蔡鎮長的注意,頻頻讚賞劇本的巧妙橋段。

隨後,蔡鎮長與爐主杜盛雄、副爐主李奎壁一同頒獎給此次屯山國小參與logo設計與創意祭品的各項得獎同學,將活動帶到第一個高潮。

社區媽媽創意豬公大競賽

以往幾年創意祭品都是以各聚落小學生為主體做規劃設計。今年屯山社區發展協會的媽媽們特別撥冗參與別開生面的社區媽媽創意豬公大競賽。

屯山社區發展協會郭麗卿理事長參與近一年的大道公祭典活動後,發覺在繁忙的工商業社會裡,許多信徒家庭成員參與的時間都非常短,對祭祀的儀節都普遍缺乏認識。便思考到若能透過參與祭典的活動與淡水文化基金會共同推出涵具創意的社區營造計劃,帶領社區媽媽認識大道公祭典的人文涵意,親自參與創意祭品的製作。

於是,屯山社區發展協會決定與淡水文化基金會聯手規劃出社區媽媽創意豬公的教學計畫,由淡水文化基金會聘請老師,引導社區媽媽們認識八庄大道公信仰的演變發展,瞭解祭祀的儀軌、祭品的意義與各種擺設方式,最後,由藝術家指導創意祭品的想像與設計。

淡水漁人碼頭
▲屯山社區媽媽創意十足利用各種食材製作不同造型
的豬公 (攝影/梁建新)
社區媽媽最感興趣的課程還是創意祭品的想像與設計,大家興高彩烈進行分組後,由屯山社區發展協會核撥定額預算,由每一小組在定額預算下,進行創意祭品物料的採購與設計。每一組社區媽媽都用心以各種餅乾糖果或簡易食材,裝飾她們最祈望的創意造型。

淡水漁人碼頭
▲屯山社區媽媽製作的創意豬公展示於大道公祭典會
場進行票選 (攝影/陳麗鶯)
4月28日上午社區媽媽的創意造型豬一一被抬到大片頭神明棚前公開陳列,接受來賓們的票選,故事媽媽都站在自己的傑作行銷拉票,熱鬧的氛圍讓今年的大道公祭典添增不少社區新風味!




無形文化資產訪查與評鑑


淡水漁人碼頭
▲古蹟審查委員到祭典會場了解大道公信仰情形(攝影/戴瑞君)
八庄大道公信仰雖在十九世紀末,由馬偕博士在英文日記與英文著作《台灣遙寄》記述後,並未受到台灣各界的注意與瞭解。中文的記述更遲到1987年才有鄉土作家吳勝雄在他的《北門鎖鑰》第12章保生大帝的文中提及八庄大道公的起源,九庄輪祀的祭典及輪祀的角頭。
隨後,1993年5月淡水鎮刊「金色淡水」主編張建隆訪問蔣家後人,追尋八庄大道公的起源,九庄輪祀的祭典及輪祀的角頭;而史學教授戴寶村在1994年主修的《三芝鄉志》禮俗志的歲時行事中,在三月份行事裡,提及九庄輪祀中爐主、頭家的角色和九庄輪祀的逆時針走向。
1998年12月淡江大學主辦的第一屆淡水學學術研討論中,戴寶村提出〈淡水、三芝地區的大道公信仰〉的論文,便引述張建隆說法做八庄大道公的起源,並詳述九庄每一角頭祭祀圈的範圍,全年度祭儀的文化特色。
然而,雖有這些地方著作、社區刊物、論文的介紹,台灣各界對八庄大道公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一年一度的神豬競賽。一直到2002年4月淡水文化基金會以永續就業工程「淡水文化產業數位計畫──咱的鄉土咱來講」參與的夥伴,全面展開淡水、三芝村里訪查,八庄大道公相關系列訪問地方耆老,搜集文字、圖像資料,製作大型海報,在當年義山里集應廟埕展出後,立即引來轟動。
三年後,淡水文化基金會與社區水源國小合作,推動八庄大道公的鄉土人文與民俗藝術的教學計劃,並在2005年3月文化淡水發表「尋訪八庄大道公的歷史傳奇──略述淡水保生大帝輪祀的信仰起源」,並發行《百年祭典巡禮──八庄大道公的世紀拜拜》、《九年輪祀八庄大道公─淡水三芝神祇傳奇》的書籍、簡介,正式將八庄大道公在鄉土文化的地位與特色推入社區與學校。
淡水文化基金會便以這個基礎上,陸續推出幾個延伸計畫,參與台北縣社區營造、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的活動,都引起各界一致的好評,也讓台灣各界認識到八庄大道公的信仰特色。
2009年12月台北縣政府發行的《show北縣》刊物中,社區總體營造的專欄中,便以〈精彩地方祭──淡水八庄大道公〉大篇幅介紹淡水文化基金會在這個民俗信仰上的努力。
2009年文建會推出「社區有咱、台灣尚讚」系列展中,台北縣政府便推介淡水文化基金會成為代表台北縣參與,淡水文化基金會以「北縣好年冬 大道公祭典與人文美學與社區活化」的計劃,嬴得不錯的好評。
在台灣研究基金會2009年3月召開的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化工作者研討會中,淡水文化基金會由謝德錫代表參加,提出「地域祭拜到族群合祀──八庄大道公信仰的在地傳承」向台灣各界正式介紹八庄大道公信仰的特色。由此,希望八庄大道公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在社區營造的聚會裡,便不斷有人提及。
台北縣政府有鑑於此,在文化局會議中便將「淡水八庄大道公九年輪祀民俗有關文物」列為無形文化資產提報的要項,便積極聯絡相關專家學者,進行現場訪查,商討提報無形文化資產的可行性。
2010年4月28日下午文化局邱建發率文化資產科主辦人員與審查委員黃永川、林保堯、謝宗榮一同蒞臨大片頭八庄大道公祭典會場。
邱建發副局長陳述訪查的意義後,便由三芝鄉社區文化營造協會會長周正義引導三位審查委員進行現場訪查,三位委員對八庄大道公的祭拜場景頻頻詢問,也對淡水文化基金會所推動的系列活動觀察。
近一個多小時現場訪查後,三位委員就在會場一隅填寫訪查意見表,並交換彼此訪查的看法。大家對八庄大道公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都有著高度的期待,但也對負責管理的單位不明感到憂慮。
雖然八庄大道公祭典要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仍然是有許多關卡,不過它從地方鄉里的輪祀一躍成為台北縣代表性人文祭典,可以說是淡水、三芝數十個村里信眾無上的光榮!

 
 
1

Ccopyright © 2008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Tamsui Culture Foundation
發行人/莊武男 總編輯/謝德錫 美編/姚莉亭 網站管理/創意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轉載或重製
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6巷1號 電話 (02)2622-1928
E-mail:tamsui@tamsui.org.tw
指導單位 log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