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裡,傳統的矸仔店節節敗退,而連鎖的超商企業則是以年增百家、千家的姿態擴大營業,令人關切。一間在地的矸仔店往往是社區活絡的中心,是社區溫馨感情的傳播站,因此,我們在草埔尾八庄大道公的社造過程中,用心投入於「隆發號」矸仔店人文意涵的營造。
草埔尾八庄大道公一整年的祭典活動,我們看到「隆發號」在每個月犒軍的活動中,擔任偏遠小角頭的協贊者,適時支援人力,為大道公祭典效勞。「隆發號」提供祭品準備不齊備者各種物品,也傳播訊息,把相關祭典消息傳遞告知居民,分享祭典娛樂。是以,基金會在草埔尾八庄大道公社造計畫中,特別重視「隆發號」的改造,希望透過合適的環境改造及添加歷史人文意涵,讓它成為一間更具草埔尾在地特色的矸仔店。
第一步是「隆發號」外牆整理,原本因長年卑濕而略有斑剝的牆面,經過水泥抹清後,再塗上灰色漆泥,煥然一新;第二步則是將搜集草埔尾、蕃薯寮古地圖及基金會踏查手繪的地圖,經大圖輸出後,由淡水社大在地人才培力班師生一同懸掛;最後,則是請藝術家精心雕刻「隆發雜貨店」的木質店招,豎立在店前,更配合矸仔店環境,將店前走廊改造成可供顧客清談的雅座。
「隆發號」經過改造後,地標性建築物的意義變突顯出來,幾十年的老顧客才知道這個不顯眼的矸仔店,原來還是有店名;灰漆牆面的地圖不但裝飾著泥牆,也讓過往的居民、過客不禁注目到草埔尾、蕃薯寮的過去與現在;而每當黃昏清爽的時候,附近的老鄰居、老顧客大家在雅座談天說地,氣氛更是熱絡。
淡水文化基金會借著八庄大道公祭典在草埔尾、蕃薯寮一帶踏查、營造,不但讓社區的學校注入文化的活水,也參與營造草埔尾的文化矸仔店,祈望它成為一間在地的人文指標,更加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