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俐蒨)
除了去年八月淡水文化基金會與淡水老街居民店家成立「淡水老街藝術街坊聯盟」,台北縣政府也和淡水鎮公所在淡水老街推動藝術街坊的造街計畫。
北縣文化局在中正路298號的日式老屋中成立工作坊,舉辦了一連串的藝術家駐進活動。從印尼來的藝術家Nindityo Adipumomo透過淡水十一位婦女的訪問,瞭解在地女性的生活的「淡水婦女群象」為主題及來自印度的攝影家NS Harsha與鄧公國小六年級四百名小朋友在捷運站「未來」的活動,一群穿著彩繪自己未來的襯衫,有廚師、律師、總統、富婆、米蟲、軍人、科學家等,並以分組的方式與陌生人接觸,分享自己的未來。
十二月藝術工坊邀請英國生態詩人David Haley,將在淡水河岸邊所見,對地球暖化、環境變遷的議題發表在藝術工坊牆上。擷取第五篇,「heron kills the fish / a market economy / fish kills the heron / the man kills the fish /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 the fish kills the child(白鷺鷥殺魚 不斷發展與前進 魚殺白鷺鷥 人殺死魚類 自由的市場經濟 魚殺死小孩)」,人給環境的毒害,最終還是歸予人類。
另外,古蹟博物館、淡江高中美術班及楊智富老師合作「淡水巷弄藝術展」。在298號藝術工坊的外牆上,利用水龍頭及彩色水管等極具創意的手法組成了「鹿死誰手」的作品,幽默的呈現了似勝非勝的趣味;再走幾步,具時尚感的「跑水」優雅的水紋轉進巷內;過了巷子,繽紛的彩帶橫越在幽靜的小巷中,添了幾絲的活潑和天真;隨著「魚 夜」的魚群竄入,魚的身上寫著來自各地的留言,入夜後,發光的魚照亮了留言襯著白色的交叉格線,也為微涼的氣候捎來暖意。
這次裝置藝術展,說明了藝術創作是生活性的,並不是藝術家專屬的事,而是要去培養、引導,並要和生活結合才會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