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1月24日召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白皮書發表會
,邀請台
北縣副縣長李鴻源先生出席
在人言必稱「全球化」的現在,生態與環保備受重視的今天。過去一年半以來,淡水社區大學舉辦了三場審議式民主的公民會議。這些會議能匯集什麼意見、能有什麼好建議可以發酵?我們不知道,唯有繼續做下去。於是,「淡水的遠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就建立在這樣的想法上,於2007年9月誕生。
工作坊經歷四個月的公民種子培訓課程與五場社區座談,並由計畫助理邱克豪與徐承立整理排版完成白皮書(http://tamsuicat.googlepages.com/21.pdf),終於在2008年1月24日召開白皮書發表會。發表會當天邀請到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先生、華梵大學教務長(前文山社大主任)蔡傳輝教授、淡江大學未來所紀舜傑教授、淡水文化基金會常董謝德錫先生、淡水鎮鎮民代表鄭楊淑玲女士與本計畫協同主持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黃瑞茂教授、淡江大學田野調查研究室周彥文教授、淡水社區大學張建隆主任共同出席。
李鴻源副縣長表示我們有幸住在淡水,這次計畫代表民間比政府更進步。蔡傳輝教授由第三者的角度觀察,表示這計畫乍看很龐大,但卻是道道地地是本地民眾關心的事務。紀舜傑教授則指出,「誰」的淡水的觀念,有誰會把淡水當家?而當「永續發展」這詞被濫用,要如何將民眾的聲音納入政府決策過程,落實到政策結果裡面。最後,計畫主持人張建隆則表示,這只是第一步,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民眾參與討論,社區大學將本著與社區脈動同步發展前進的心,以本次參與工作坊的民眾意見為立基,除了將白皮書內容分享到在地社區,更會持續推動工作坊的進行。
工作坊緣起
社區座談分別邀請多位國小校長及在淡水生活多年的
外國朋友參與長期以來,公共事務欠缺民眾參與的管道,在地方派系、利益團體與民代之間關係的惡性互動的包袱下,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經常變成政治角力的場所,以致於在社會條件的變動過程中,一般公民之生活意識與地方認同感日漸疏離,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也很低。
社區大學成立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公民社會的建立,台灣的民主政治要有堅實的公民社會基礎,則必須從喚起更多的公民與公民意識,從只關心個人與家庭,擴大到社區、社會做起。因此淡水社區大學從2006年起,舉辦「觀光與在地生活共享的淡水小鎮─捷運淡水站周邊環境經營」公民共識會議、「淡水需要怎樣的藝術文化」開放空間公民會議、「淡水需要怎樣的交通環境」學習圈公民會議,持續與其他在地團體合作,以過去進行社區營造工作所發展的在地經驗與既有課程操作經驗為根基,加入「審議民主」的操作,針對淡水地區在社會快速變遷過程中,所衍生的社區發展問題,練習一套更為完整的公共議題論述經驗。在經歷三場審議民主公民參與會議後,與會的公民們已經形成一種訂做「淡水公民憲章」的共識。
然而,透過幾次審議民主會議的討論,短期且半封閉式的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淡水民眾對於政府決策的改良渴望,因此我們提出「淡水的遠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以過去的經驗做為改進突破,以工作坊的形式培訓種子公民,再由種子公民帶入自身所熟悉的社群之內,進行調查、訪談,並舉辦小型座談,推動社區版的公民審議會議,凝聚收集廣博淡水居民共識,制訂一個屬於淡水的21世紀議程,促進公共參與。
工作坊過程
21世紀地方議程白皮書議題架構 1987年,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的目標後,世界各國及都市開始著手擬定區域內的永續發展策略。1992年,聯合國於巴西所舉辦的地球高峰會議中,各國簽訂的《21世紀議程》(Agenda 21),更被世界各國列為施政準則,並制訂各國本身之21世紀議程予以配合,希望促使人類早日邁向永續發展、生態智慧、社會公義、草根民主、尊重多元與非暴力社會,以及與生態地球村共榮的美麗新世界。此外,在21世紀議程第28章中,特別呼籲每個地方可以採行自己地區的21世紀議程,號召各國政府亦能推動落實社區的21世紀議程。
工作坊進行,分為招募公民種子、組訓課程、培訓課程、社區座談與成果編寫五大階段。反省思考過去兩年淡水社區大學主辦三次審議民主會議的經驗,本次工作坊運用網路與社大本身既有課程的通路,除了廣發文宣外與社大網站宣傳外,另架設活動部落格 (http://tamsui21.blogspot.com) 招募到14位學員參加工作坊。
前期的培訓課程排定淡水既有都市計畫經驗的回顧,例如:社區營造、社區運動、都市規劃、公民會議、21世紀議程的理念與案例與審議式民主等課程,並編印「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操作手冊」(http://tamsui.org.tw/tcu/21.pdf)做為共同的議題手冊。並由成員擬定操作架構(願景、主題、策略、問題與行動方案),藉此架構作為社區座談的初步指標。另外,亦培育種子學員主持座談技巧,加強主持人基本能力,先後到社區進行五場社區座談。舉行前,講師引導學員提出議題大綱,做為社區座談討論主題。而後以十四位種子學員為主,分成五組深入自身所熟悉的社區與社群,各利用兩週的時間籌組社區居民舉辦座談。
五場的社區座談可說是各具特色,代表了淡水各類不同的聲音;由丁秀山主持的場次,內舉不避親地召集社大志工;柯麗雪主持的座談以女性為主軸;鄭國禎因自身居住地,以竹圍地區的朋友為對象;陳淑女則是以過去擔任教職的經驗邀請數位國小校長參與座談;謝紹元則找了在淡水生活多年的外國朋友。
五場座談,共七十人次的參與,展現淡水多元的聲音,收穫豐富,且讓我們更瞭解到許多面向,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收集回來的聲音,十四位種子在黃瑞茂與張建隆老師帶領中,展開長達兩個月的討論、彙整與撰寫「白皮書」,白皮書的架構分為四大議題去思考策略,並尋求行動方案,如下圖所示。
工作坊後續
工作坊在發表會後暫時告一段落,白皮書的發表,並非代表關心我們這塊土地的態度與行動結束,人與環境的課題與行動方案仍待繼續深化與操作。每個城市在邁向偉大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人與機會去發現問題,並探求解答,提出遠見。
我們做的還不夠,我們還要繼續做!未來一年,我們期待結合民間與公部門的力量,持續在淡水各個厝邊頭尾舉辦社區座談,也請容許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準備,在明年催生第二次的工作坊一起打造更有機、人性的淡水小鎮,提出更明確的「淡水的遠見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