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1

 
logo-1
 


7-2

banner-1
 
  首頁  
 
 
>>本期目錄
 
  01 社論
重大爭議建設的「王道」與「霸道」
 
  06 要聞
環保署要求
「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應依法實施環評
 
  03

專題
秋聲瑟瑟的烽火歲月

 
  03 論壇
重建街狂想曲
 
  社區營造
大道公祭典創新之小布布的神明劇場
 
  藝文活動
「淡水藝文中心」生日快樂!
 
  短訊
9月20、21日淡水古蹟日
第22屆台灣高爾夫名人賽
淡水古蹟博物館《文化有味》手冊
 
  *本報版面開放,歡迎各方投書發  表意見,惟不代表本報立場  
  >>其他期別  
 

 
 
 
>>專題
秋聲瑟瑟的烽火歲月
瞰視1884年清法戰爭的古戰場

謝德錫

西元1884年「西仔反」——清法戰爭,雖然僅是數個小時的廝殺、交鋒,但卻是十九世紀末淡水歷史不應抹滅的一段,它所遺留的史蹟,更是淡水最豐富的文化資產。

一百多年歲月的沉澱,清法戰爭的歷史記憶已從老一輩鮮明的印象,蛻變成為新生代僅能從文字、圖像資料去追尋的傳聞歷史。尤其沙崙、油車口、大庄埔……等地區,殘存的城岸、舊砲台、舊軍營、古戰場, 歷經道路開闢、產業變遷、區位重劃,多已支離破碎或是掩蔽於各種高層建築下,不復往日蹤影。
  
四年前,淡水文化基金會便呼籲把淡水當成一整座的歷史公園,強調發生於一百二十年前清法戰爭——淡水戰役所遺留文化資產,遍佈於整
個淡水鎮,若能有效串聯整合這些古蹟景點,必可形成有意義的歷史導覽路線,讓在地居民與外來遊客借著多變、豐富的解說、引導,重溫古戰場。然而, 四年後, 淡水的古蹟景點雖日愈增多,但多為各種建設威脅下,地方文史工作者在不得不搶救的情形下才保存下來,離整體的歷史公園仍是踉蹌難行的夢想。

淡水戰役的歷史意義
  
清法戰爭古戰場
法軍記者筆下的清法 戰爭淡水登陸戰役圖
西元1884年10月8日的淡水戰役,對挫敗於基隆戰役的清軍是一場鼓舞歡欣的勝利,而對於船堅砲利的法國遠征軍卻是信心受挫的傷痛。法國遠征軍在李士卑斯少將率領下,以兩艘戰艦、三艘巡洋艦、一艘炮艦以及一艘運輸艦,所組成攻佔淡水的艦隊。它們先於10月2日便以優勢的炮火發動砲戰,13小時內,發射近兩千發的砲彈,雖然將清軍三座炮台的火力全數壓制、破壞,但是清軍在湘軍將領孫開華督導下,穩住了情勢。
  
李士卑斯少將在10月8日下令法軍陸戰隊強力登陸淡水,六百名海軍陸戰隊客兵,分為五個中隊並配屬水雷兵分隊,在優勢法艦炮火的掩護下,從假港(公司田溪口)旁邊的開闊地(舊沙崙海水浴場)乘小船登陸,作戰目標是直攻新砲台破壞大砲,再轉向白砲台,佔領水雷點火哨,引爆水雷。
  
清軍為防杜法軍登陸,除了沙崙一帶河海沙岸地形,挖築防禦的城岸(堤岸)並以當地蔓生的黃槿、林投作為掩護,組成防禦的火線。
  
因此,法軍登陸初期,清軍並沒有以大規模火力攻擊,暴露自身位置,引誘法軍進入蔓生黃槿、林投林後,清軍才從左右兩翼夾擊,迫使五支法軍中隊全線作戰,失去相互支援的機會。
  
最後,法軍在彈藥耗盡,並有大量人員傷亡的情形下,只得由信號兵登上望高樓向法艦指揮官發出請求撤隊的信號,而由清軍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兵敗撤隊的法軍,決定不再重行登陸淡水,改由法國艦隊輪流執行嚴密的封鎖。
  
這場戰役,連法軍都不得不承認「學會了歐式操練,能夠散開、集合,從事潛伏射擊的中國人,對於海軍槍手來說是太強了。」同時,它也迫使法軍統帥孤拔中將改變佔領台灣本島的策略,改佔澎湖,全力封鎖台灣海峽。
漁人碼頭遠景

歷史地景地貌大公園

沙崙古戰場
沙崙海邊成堆的黃槿樹欉數量近年來減少許多
(攝影/姚莉亭)
西元1 8 8 4 ~ 8 5 年的清法戰爭, 不但擁有豐富的中文、法文著作、檔案、圖像資料,在台灣的基隆、淡水、澎湖也都留下不少珍貴的史蹟,可供後人憑弔。其中,淡水則更是值得炫耀,其它兩地都曾遭到法軍佔領,而淡水則是唯一擊退法軍之地。然而,隨著近年淡海新市鎮、沙崙、油車口、大庄及淡水鎮內的開發,清法戰爭的史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許多珍貴的歷史地景、地貌正迅速崩解。
  
檢視各種文獻及相關研究資料,清法戰爭所涵蓋古戰場、歷史地景、歷史人物等等,幾乎將 舊日滬尾街、油車口庄、沙崙庄、大庄埔庄都包
含在內。
  
依據法國隨軍記者所畫的登陸戰地圖,法國軍艦分布在淡水河口到公司田溪口的海面,登陸地點是在公司田溪口(假港)旁開闢的沙岸,這個沙岸的座標點就是矗立一百多年的望高樓,沙岸大致就是舊日沙崙海水浴場的沙灘,而望高樓殘址依稀仍可尋其蹤跡。
  
清軍防禦的城岸(堤岸)線有兩線,外線(外岸)長約兩公里,由港子平向南延伸經沙崙到中崙;內線(內岸)長約一公里,由砲台向北延伸經兵營(淡水高爾夫球場到大庄埔)。雖然經歷高爾夫球場道路開闢,至今在高爾夫球場及沙崙一帶,仍可看到部分殘段的痕跡,而城岸的興建、地方仕紳、民眾出錢出力的事蹟都明顯記載於歷史文獻上。
  
中崙瓦店碑
中崙瓦店碑一帶曾是清法戰爭激戰的歷史場域
(攝影/梁建新)
法軍突破城岸後與清軍在中崙瓦店埤一帶激戰,瓦店埤兩側雖已大力開發,但是今日仍可看到一線如縷的蹤跡。法軍登陸攻佔的目標——油車口水雷營,因地勢險要,一直都被列為軍事要地而持續保留下來,至於中崙到對岸八里挖子尾則是填石塞港,佈置水雷的封鎖線。清軍指揮的中心—— 八台山( 淡水高爾夫球場) 原本設有數座軍營及炮台,雖然因高爾夫球場開闢,大部分已遭到破壞,但是周遭仍可尋找到湖南勇的古墓碑、城岸殘址。
  
紅毛城當時為英國領事館所在,週遭建築有傳教士住宅、海關官員宿舍及洋商倉庫,曾遍插英國米字旗,避免法軍艦炮波及。龍目井街(馬偕街)的偕醫館則是清軍受傷官兵重要的醫護站,挽救不少受傷清軍的生命。
  
鼻仔頭則是當年淡水外僑避難的地方,著名的外商陶德在洋樓上,觀看整個戰爭的經過,發表整理為「北台封鎖記」最著名的篇章。尤其英國砲艇金龜子號特別泊碇在鼻仔頭附近,數百噸的金龜子號傍依鼻仔頭的鏡頭一定極為壯觀。滬尾街則夾在紅毛城與鼻仔頭之間,讓法艦的砲火極難調整,法艦炮火大多落在油車口、沙崙的清軍炮台、軍營上,滬尾街因此避開一場災厄,民間也為此流傳主要是寺廟神祇護衛的傳奇事蹟。而港仔平、沙崙的居民更在1885年10月12日(農曆8月20日)以「西仔反」的拜門口祝禱戰爭結束,和平來臨。可見,清法戰爭的歷史跡痕幾乎遍佈於鼻仔頭以下的淡水街市及河口、海面,這樣多重風貌的地景、地貌,適足以形塑為清法戰爭歷史現場的大公園。
  
然而,這座歷史的大公園可能在未來幾年便會大為失色:填石塞港佈雷的封鎖線正是一座高聳淡江大橋的預定修築線,法軍登陸的沙灘則會成為大型建設的私密海灘, 殘存的城岸、瓦店埤……,也將陸續消失。
  
滬尾砲台公園
滬尾砲台公園留有防禦碉堡現貌(攝影/姚莉亭)
清法戰爭的烽火歲月,無疑是淡水一筆重要的文化資產,珍惜它的價值,以積極的手段來捍衛它相關的史蹟,否則一旦文化資產遭到破壞,毀棄便是萬劫不復,再也無從體驗一百多年前歷史古戰場的一切。

 
 
1

Ccopyright © 2008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Tamsui Culture Foundation
發行人/莊武男 總編輯/謝德錫 美編/姚莉亭 網站管理/創意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非經本會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轉載或重製
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6巷1號 電話 (02)2622-1928
E-mail:tamsui@tamsui.org.tw
指導單位 log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