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論壇 |
青春初體驗 |
聖約翰志工的文化出勤 |
|
聖約翰大學學生參與殼牌倉庫古蹟整修紀錄 (攝影/姚莉亭)
淡江中學校史館蘇文魁館長帶領聖約翰大學學生參觀 馬偕墓園、外僑墓園古蹟(攝影/許雁婷)淡水文化基金會推動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計劃,今年最特殊的一項,便是培訓在地文化種子,聖約翰大學學生熱情響應這個號召,在社區服務課程裡,有幾十位學生接受一學分時間的培訓與服務。
聖約翰報名參與的同學達三十多位,為歡迎這批學生的加入,基金會特別舉辦一場歡迎會,邀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及淡水文化資產守護連線的成員,來介紹淡水文化資產守護意涵及私有古蹟的特色,讓同學建立文資守護的基礎概念,然後再依照個人興趣分類編到古蹟資訊、古蹟修復紀錄、社區報資訊、行政協助等組別,加入文化資產守護的隊伍。
由於學生服務的時間,常受到每星期課程安排的影響,一學分18個小時並不能按照週次依序進行,往往是跳躍式的安排,有時候可以一連3小時,有時候僅能算1.5小時,造成管理及培訓上的難度與不便。不過,還是有二十多位同學通過了考驗,能依約定完成服務時數;而文化基金會也在12月11日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同學們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
發表會上,二十多位同學依照分發組別,將他們所觀察記錄的成果以簡
報方式上台報告,不少同學製做了古蹟觀察的部落格、或拍攝許多圖像資料,但也有少數組別僅能以少數文字圖像報告。其中,參加淡水禮拜堂、偕醫館的組員,以馬偕銅像的變裝秀最引人注目。而報告過程裡,
各組別也相互競賽,別出心裁、紛紛做出各種即興隊呼、手勢的演出,大家較勁論招,極為有趣。
對整體而言,文化志工的培訓是第一次進行,策劃指導的單位在選課引導與管理調度較缺少細緻的安排,還有不少極需改進的空間。但是,同學們能跨出校園、展現不同的創意,顯示大家對文化志工參與的熱情有勁,文化資產守護連線算是成功的踏出一步!
|
|
聖約翰大學學生到偕醫館參觀學習,偕醫館陳設的史料展覽是學習導覽解說很好的場域(攝影/許雁婷) |
12月11日舉辦聖約翰大學文化志工培訓與體驗成果發表會,各組學員報告心得成果(攝影/姚莉亭) |
|
Discovery謎樣淡水 |
探索紅毛城地道傳說 |
|
紅毛城地理位置俯瞰(畫面拍攝自Discovery謎樣台灣節目Discovery頻道在11月28日起每週五晚間11時連續五週播映《謎樣台灣》系列節目,探索台灣花東、淡水、阿里山、金瓜石、澎湖等五個歷史遺址;12月5日首播《謎樣台灣》淡水篇,探索紅毛城地底下有著一條通往基隆和平島的祕密地道傳聞。片中邀請研究荷蘭城堡的專家華特海勒布蘭先生(Walter Hellebrand)遠從荷屬加勒比群島來台,帶來海牙荷蘭國家資料館找到360年前荷屬東印度公司建造安東尼堡的原始興建計劃書,資料記載主堡內應設置一口井,而今日堡裡沒有古井存在,但發現樓梯底部的地板是空心的,由於埋藏在城堡底下無法得知其中奧祕,成為印證地道傳說的疑點之一。片中也提到2 0 0 6 年連續大雨造成英國領事館前坡地出現四個直徑約2公尺排列整齊的坑洞,據管理紅毛城的淡水古蹟博物館前館長張寶釧指出,學者認為疑似荷蘭時期的排水溝或地下坑道,但在台大人類學系開挖研究後,發掘到許多19世紀的古罐及青花碎片,此
外,經雷達掃瞄後發現在主堡北邊鵝卵石廣場4~6米的地表下,有六個金屬物體反應,連接起來呈現半圓形的排列,迄今仍無法確定地底埋藏的答案。
片中,搭乘直昇機到紅毛城上空俯瞰整個紅毛城占地的地理形勢,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表示城堡蓋在突出的山頭上,周圍是地勢較低的丘陵地,由地貌及主體建築判斷,地道的挖掘在山凹處會穿出山頭,認為開挖地道的可能性不高。而淡水文史學者謝德錫也指出, 史料記載荷蘭人撤離台灣後,滿清政府每半年派遣十來人的士兵輪駐在紅毛城,當時台灣虐疾盛行,整個紅毛城逐漸荒頹、士兵也經常棄守,這段期間的史料記載稀少,直到清初周鍾瑄〈淡水砲城〉詩裡,才再有描述紅毛城占居軍事要地及歷史變遷的詩文出現,而清末道光年間吳子光的〈滬尾紅毛樓記〉也描寫紅毛城當時的樣貌和祕密地道的傳說。
十九世紀中期後清朝將紅毛城割讓給英國作為領事館,英國重修紅毛城並且加蓋領事館,由於禁止當地人進入,英國官方也查無相關地道的記錄。紅毛城歷經西班牙、荷蘭、中國、英國、美國及現在等多次易主,除了地面上建築變化之外,地道傳說仍是一個謎團,未來地底下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留待發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