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論壇 |
白樓重返現場 |
蕭進興的彩墨風壁畫 |
|
三民街金福宮旁的壁畫訴說淡水三層厝白樓拆建的故事
(攝影/梁建新)一九九0年代初淡水白樓消失了,「白樓」曾經是上一代台灣西畫家極喜愛的景點,尤其是出生淡水的張萬傳(1909~2003),更對白樓情有獨鍾,從一九四0年代到九0年代半世紀間百畫不厭,張萬傳是留下白樓近景寫生最多的油畫家。至於陳澄波、陳植棋、倪蔣懷等人,常採廣角度取景,白樓置在其間,呈現淡水歷史建築層疊的群屋構圖,已可視為台灣美術史的經典名作。
今天,白樓又現身了,彩墨畫家蕭進興(1953~)應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莊武男力邀,在最接近白樓舊址的三民街金福宮右側上坡路段,利用右側牆壁,畫下白樓舊觀及延伸至水管頭、淡水教堂、觀音山乃至漁船群集的碼頭,這堵長卷式壁畫,可謂俯瞰淡水已一覽無遺。
蕭進興作畫的牆壁其實不僅凹凸不平,左右高度也不一致,材質又需耐風吹日曬雨淋,果真為難了向來只在宣紙上揮毫的他。但是畫家憑藉他對台灣山河的執著,重現淡水懷舊風景注入嶄新詮釋,其得心應手之筆,並不違背他一貫的寫
景純度。蕭進興的彩墨絕非大家習以為常的胸中丘壑,而是真實的台灣生活風景,這是蕭進興的彩墨藝術與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最大不同的地方。只是這幅大壁畫需要考證,更須在眾目睽睽下創作,直到淡水長卷史畫大工程完工,足足耗費幾個月之工夫。這件淡水最生動、最憾人的公共藝術,非僅只是單純的環境美化,且有淡水人共同記憶的心靈美化。
蕭進興的大手筆,主力在於還原白樓的風霜,長卷第一景的白樓,翔實呈現消逝之前的姿影,當時已經逐年傾圮的白樓,屋頂覆滿枝蔓,斷垣殘壁的白樓,波斯風火焰造型的山門,正在訴說昔日滄桑,也象徵有過的榮景。白樓之意象透過畫家彩墨手法,西方建築,東方造境,淋漓盡致展現淡水風華。
壁畫題名為「三層厝白樓」,三層厝之意即沿山崗第三層坡段的民屋,正界於壁畫白樓的後方。三層厝群屋中有一間是戰前日籍畫家木下靜涯(1887~1988)的寓所兼畫室。木下也是彩墨畫家,長年蟄居淡水,喜畫淡水,從畫室遙望觀音山的彩墨作品,重新開啟台灣東洋畫的視野,誠為台灣畫家擺脫前清水墨侷囿的啟蒙人。觀音山晨昏,淡水河帆檣可以用水墨寫生來表達,木下靜涯是第一人。
如此重要的「三層厝」地名,有白樓,有木下靜涯舊蹟,白樓已拆建,而木下舊舍仍在,也算是淡水蛻變中的異例。白樓附近老一輩的居民,至今猶清楚記得早年常有畫家來此地畫白樓,就是在目前壁畫的位置仰望白樓寫生。白樓消逝之前最常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畫家,個頭高大,夏天總戴著墨鏡,左手夾香菸,右手提畫筆,他就是當時年近八十歲的張萬傳。如今白樓重現,亦取最忠實的角度,彷彿重返現場的錯覺,卻點活了歷史感知。淡水之所以可貴,在於水鄉之美與異國情調,重現的白樓填補了人們一度喪失歷史知覺的空白。
|
消失的淡水記憶 |
黃炎生故居拆除改建 |
|
台灣第一位司法官黃炎生1920年代是淡水郡與淡水街最輝煌的年代,除了陸續有杜聰明成為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洪長庚獲得第一位眼科醫學博士外,便是黃炎生成為第一位司法官。
黃炎生是在西元1903年出生於淡水街新店段。淡水公學校畢業後,前往東京就讀府立四中、第一高等學校。1926年進入京都帝大法學部獨法科。1928年在學期間陸續通過日本行政科與司法科的高等考試。
1928年底取得司法官任用資格,成為台灣第一位擔任日本司法官的菁英,進入東京區裁判所擔任檢察與判案的事務。1930年轉任台灣總督府下屬法院法官,1930─1935年間歷任台北、台中地方法院法官;1935年退職轉任律師,1936年當選台北州議員;1945年任台灣長官公署法制委員,1950年襄助台北市長吳三連擔任台北市政府參事、台北煤氣公司總經理,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
現已拆除的黃炎生故居原位於中正路
216號,
福來餐廳旁
(攝影/許雁婷)
黃炎生最著名的軼事,便是迎娶了淡水紅樓主人─名詩人洪以南二女洪寬寬為妻。又在擔任律師期間,公平主持板橋林本源的家族分產事宜,獲贈台北內湖數十甲的土地,而名噪一時。不過,黃炎生自淡水公學校畢業後,便旅居東京、京都、台北、廈門……等地。出生的故居歷經中正路拓寬及轉手後, 2 0 0 9 年終被拆除改建。一代名人的事蹟如同淡水街過往,早已消逝於大多數淡水人的記憶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