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區營造 |
大牛稠蔡厝居民 共膳 共耕 共建理想新境界 |
|
淡水老人頤養協會近推動自然生態農業,種植保健 植物。為了重建撲殺害蟲的生物鏈,園區廣闢生態池, 當地暌違多年的蟲鳥與蛙鳴,逐漸回到老祖先時代 的盛景(圖片提供/蔡以倫)「不要再叫我們『人民公社』啦!」
拜平面媒體報導為「人民公社」之故,位於淡水鎮義山里下奎柔山大牛稠地區的蔡厝居民,近幾個月來飽受外界異樣眼光。居民對此天上掉下來的稱呼並不認同。
6月22日,平面媒體報導大牛稠蔡厝居民,居住在祖籍地新式集合農宅,生活則採「共膳共耕」的新聞。報導指出, 當地老人平日一起用膳,共同勞作、相互照應,並參與社區大學成長課程,宛如柏拉圖筆下的烏托邦境界。報紙斗大標題卻扭曲為「淡水蔡家村,快樂的人民公社」。
四年前蔡輝雄號召蔡氏宗親成立 「淡水老人頤養協會」時所發的傳單 ,真誠感人,獲得三十餘位宗親響應 (資料提供/淡水老人頤養協會)
媒體誇大的標題用詞引來許多負面觀感。不少當地居民忿忿不平表示,親友看了報導,嘲笑兼責問:「你們是實行共產主義了喔?」,讓大夥感覺難堪,百口莫辯。
但媒體的披露也不是沒有正面迴響。台北縣長周錫瑋於7月4日率領社會、農業等局長蒞臨,實地了解社區老人共同照護的概況。當地義山里里長高木林表示,大牛稠一百多年來首度有縣長級人物來訪,居民努力有成,難能可貴。
說起這項大牛稠居民共膳共耕計畫,淡水老人頤養協會理事長蔡輝雄則指出,四年前他與前台灣區製藥公會理事長蔡喜雄兩人,有感於祖籍地世居老人缺乏照護, 「雙雄」退休後選擇返鄉,出錢出力,共同推動老人頤養計畫。蔡輝雄指出,開辦初期號召三十五位宗親,一日三餐,早午晚頻繁見面,情感交流熱絡。老人課程、參訪活動與共耕計畫也隨之推行。成效獲得當年公益彩券主辦之台北富邦慈善基金會認同,成為全國僅有四處「老人共同照護社區」的示範補助點之一。
共膳開辦迄今已有四年,用餐時刻也是居民交流談心、 搏感情的好時光(圖片提供/淡水老人頤養協會)
開辦多年後,中間有段時間因為社區老人凋零及經費受限,無法日供三餐,大大影響居民參與意願。蔡輝雄表示,「先生過世後,太太要顧孫就不愛來了」,而每日僅能供應一、兩餐,家裡還是得開伙, 索性「三頓吃自己」。人數越少,共膳更難推動。里長高木林於今年初出面接手,除積極延續鎮公所補助,並協調親送便當至鄰近社區老人家中,愛心澤被鄰里,並達到經濟規模。
蔡輝雄表示,推動共膳除經費外,最要緊的是參與人數, 最好達三十人以上。可供有意願推動的社團參考。淡水老人頤養協會目前則在大牛稠推動有機自然生態農業, 透過「不灑農藥、不施化肥、不與蟲鳥雜草為敵」的理念,方便老人體力勞動。蔡輝雄要繼續守護祖先寶地,完成未竟的烏托邦志業拼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