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福島核災後 日本放棄發展核電之省思

                                                                   蔡文凱   

  日本東北大地震,不僅撼動了全日本,也震驚了全世界。地震引發的連鎖災難,地震、火災、海嘯所造成的災害影響層面,大多屬局部性,較易控制及復原;但是,「福島」核電廠的核災事故造成輻射外洩污染,其影響卻是全球性、全面性,不僅災情難以控制,而且復原之路遙遙無期。
  當人體短時間內接受輻射超過一定程度時,即會造成細胞的缺損或死亡,人體會產生疲倦、
噁心、嘔吐、皮膚紅斑、脫髮、白血球及淋巴球減少等症狀;若受到的輻射劑量更高、且又缺乏適當處理時,即會嚴重威脅生命,甚至死亡。以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能電廠事故為例,當時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俄羅斯境內受到嚴重的核污染,數十萬居民被迫撤離該污染區域,但這些居民曝露在過量的輻射中,造成了不少的畸形兒童,許多居民也因此罹癌死亡。除此之外,大量的輻射塵飛散到歐洲、北美等廣大地區,其危害與影響,不可謂不巨大。
  據瞭解日本政府已宣布終止核能發展計劃,停建14座核反應爐,並已下令完全關閉最靠近東京的濱岡核電廠,我們深表讚同。因為從先後發生過核災的美、俄、以及日本看來,核電並非絕對安全無虞。或許,我們政府也應該像日本與德國一樣,重新檢討國家的能源發展政策,跳脫「核能是解決臺灣用電需求主要選擇」的思考模式,積極有效地推展再生能源。
  位於北海岸的台電核一廠、核二廠以及東北角的核四廠,對於身處大台北地區的我們實在近如咫尺,假如發生像烏克蘭「車諾比」或日本「福島」的核災事故,則大台北地區內的物產可能受到輻射污染,其價值可說是一夕之間蒸發為零;人們為了避免受到輻射污染,也必須撤離到核電廠30公里以外作長期的隔離,正如同「車諾比」核災事故一樣,雖已25年了,但核電廠附近30公里內至今仍遭管制隔離,當地的景象只能用荒涼如死城來形容。
  台電核一廠、核二廠均已運轉超過或接近30年,我們很慶幸聽到政府已公開宣布核一廠、核二廠不再延役,並研議要在條件許可下提早除役。除此之外,我們也呼籲:一、原能會確實負起對台電核安的監督之責;二、政府對於再生能源的發展方針與政策,也應早日確定,並鼓勵民間多多參與此類計劃。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脫離核災威脅的陰影,建立更美好的非核家園!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