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淡水馬偕日 回顧馬偕傳愛在淡水

 

蔡維倫

  每年的6月2日是淡水的「馬偕日」,為的是紀念加拿大宣教士馬偕牧師對淡水的貢獻,因馬偕牧師是在1901年6月2日逝世,故定6月2日為淡水的「馬偕日」。今年的「馬偕日」活動在淡水區公所的指導下,提前在5月29日舉辦。5月29日,由淡水區六間長老會發起,聯合其他眾教會一同在真理大學舉辦了一場「馬偕傳愛在淡水」的盛大活動。這樣聯合性的活動從2006年開始,透過紀念禮拜、遊行、園遊會、音樂表演及運動

競賽等,逐漸形成社區常態性的活動傳統。今年適逢馬偕博士逝世110年,當天除了有千人在大禮堂中舉行紀念禮拜,透過管風琴、布農教會的合唱、並以影像呈現的方式,讓大家回顧馬偕博士對於台灣醫療、教育和傳道的諸多貢獻,也體會馬偕博士所帶來的那份愛。會後並在蔡葉偉區長的帶領下,在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馬偕醫學院、馬偕醫院等機關學校首長的偕同下,前往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追悼。下午一點半起,開始桌球、網球、三隊三籃球比賽,以及免費的園遊會、現場各項的音樂演出,還有包括馬偕拔牙等趣味競賽,和在真理大學校園中舉行馬偕故居、姑娘樓的定點文化導覽,讓大家在整天的活動中,共渡一個兼具了解地方文化、緬懷歷史、運動聯誼及親子共樂的假日時光。

  5月29日當天淡水古蹟文化園區也舉辦紀念2011馬偕日的系列活動,包括兩場關於馬偕的知性講座,以及串連馬偕相關事蹟的歷史文化地點,以集點蓋章兌換獎品的方式,鼓勵遊客和社區民眾走一趟「馬偕之路」,而該「馬偕之路」的導覽設計曾在「2010文建會社區及地方文化館主題展徵件活動地方深度旅遊類」中獲得特優,活動當天也看到絡繹不絕的民眾參與在其中。明年將是馬偕博士來台140週年,期待透過淡水眾基督教會、古蹟文化園區、地方政府的共同籌畫,能讓「淡水馬偕日」連結地方歷史和社區民眾的生活經驗,成為社區民眾的共同記憶,發揚馬偕的傳愛精神,更落實為地方文化的節日。

 

回首頁 返回TOP

 

 

 

 

 

 

 

 

 

 

 

 

 

 

 

>>論壇

 

迭遭破壞 淡水水岸景觀殆將消失

顏志新

 

  搬來淡水已經十個年頭,初來乍到時,沿著鄰近鼻頭街水岸信步走到淡水第一漁港時,沿途,或淺灘上,或海面上,仍不時可看到飛禽佇立其間或翱翔於淡水河水域之中。這樣的景象雖然已無法跟彩繪「白樓故事牆」當中白鷺鷥佔滿整欉樹枝頭的畫面做比較,但有山、有水、有飛鳥乃個人對於淡水第一個合理的印象,因為,我既已打算長久居留淡水,想當然耳也日漸開始關心自己的週遭環境。
 

▲水岸施工圖(攝影/顏志新)

  剛開始在淡水河水岸閒逛時,由於牽就於既有的現狀,自然不覺得有任何異樣,直至近來迷上攝影,開始拍攝一些生態方面的影像紀錄之後,後知後覺的個人方知曉,沿著鼻頭街到中華電信後方水域乃至於海關碼頭一帶的水岸已經因施工而完全破壞掉。
  由於相機本身乃超長變焦,故水岸尚未完全被破壞時,還可拍攝一些小螃蟹啦、彈塗魚等之類的,但現在不要說是小螃蟹或適合棲息於低於水面下0.4公分的彈塗魚,有時守候個老半天想要拍攝翱翔於水面上的飛鳥都不容易,雖然我們都不是研究生態方面的學者或專家,但臨近岸邊一看,既有的淺灘早就因整條水岸施工而消失殆盡了。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可歎主其事者汲汲於三夾板式的工程建設,完全藐視大自然千百年來留下來的自然景觀,如今再走訪一趟河岸,已然感受不到那一份悠閒,倘若政府還要接續再搞個啥「淡江大橋」之類的堵塞面對出海口的視野,那種極具破壞性的所謂「建設」,誰受得了?
  任何環境如果給人自然、輕鬆的感覺,便是最好的風水,淡水河口的落日夕照,絕對是淡水,甚至是全台灣最美麗、最珍貴的自然文化景觀,值得政府和全民用心維護保存!我們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從水岸往淡水河口一看,竟是「淡江大橋」橫堵在前,那時的淡水還稱得上是淡水否?在此斗膽籲請朱立倫市長再來淡水時,能夠面向出海口遼望一下,喝一杯咖啡,仔細思索如何可以讓那美麗的淡水夕照不被突兀隆起的「淡江大橋」所遮蔽?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