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文化基金會於今年八月十八日正式點收市定古蹟「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即淡水殼牌倉庫),預計以[淡水文化園區]為名對外開放,並期許成為大淡水地區最具人文精神、在地特色與國際視野的文化生活博物館。
殼牌倉庫占地近三千坪,內有四座大型磚造倉庫,三座小型庫房,並保有鐵道、月台等歷史建物。紅瓦磚牆、老樹綠茵,景緻相當優美,是淡水河沿岸少有的大型多功能開放空間。
|
▲廣角下的C棟展演場(攝影/連錦雄) |
在地特色 國際視野
殼牌倉庫為市定古蹟,是淡水境內少數委託民間經營的大型古蹟點,在公部門古蹟林立的淡水,獨特性不容忽視。
殼牌倉庫緊鄰淡水捷運站,居古蹟群聚的位置中心點,恰適合作為淡水文化生活圈、巷弄街角博物館的核心館。淡水文化園區裡規劃有「殼牌故事館」,除記述殼牌倉庫的故事,也應包涵淡水巷弄古蹟與文化生活圈的導覽,型塑民間版的在地智慧。
近年來,官方不斷在淡水注入資源,各類大型文藝展演,絡繹不絕。挾著豐沛資源,在規模與形式上推陳出新,行銷淡水吸引人潮,把淡水打造成北台灣第一觀光區,看似功勞不小。但在地民眾,卻不一定適應「官方版」的美意。
過度開發的河岸,過度商業化的「偽」老街,人聲鼎沸、風味盡失,在地淡水人生活品質並不高。諷刺的是,精華區內有限的大型綠地、空間,卻不斷切割,以BOT方式劃給財團,在地民眾無緣親近分享,並不公平。殼牌倉庫若能妥善規劃應用,凝聚民間智慧與能量,填補官方不足。
從文創層面切入,最能彰顯在地創意的價值,並藉此走向國際視野。淡水近年來,許多大學、民間社團、個人工作室等機構積極發展文創事業,遍地點火,卻未串連開花,以致尚未構成氣候。
淡水以「文創」走向國際的契機
|
▲淡水社區大學成果展(攝影/顏志新) |
淡水境內除了有許多藝術家進駐,還有四所大學院校、一所社區大學,創意與設計科系課程是文創資源豐沛來源。尤其是在殼牌倉庫裡經營多年的淡水社大,曾開設許多實用設計手作應用等課程,每年成果展總有令人驚艷作品,可惜未能創出品牌,也缺乏行銷管道。
除了文創,淡水社大也有豐富的「農創」資源。社大長期關注環境議題,開設多年的[有機農耕]課程成功引領淡水友善農業的方向。在「北海岸不能沒有自己的農夫市集」口號下,「淡水農夫市集」也預計於十一月間在殼牌倉庫運作,就地提供淡水民眾友善、低碳、自然的農創產品。
殼牌倉庫的管理單位淡水文化基金會,近年籌辦多項淡水在地文化活動,有人脈與地利之便。基金會偕同其他民間團體,也累積多年「淡水重建街創意市集」籌辦經驗,凝聚人氣,成功行銷老街,效應引發各界與政府文化機構重視。定期舉辦的活動形式,比起一年一度大拜拜式的藝術節慶,更能深入民眾生活。
「殼牌倉庫」的定位
上述經驗,有助我們審視並建立「殼牌倉庫」的定位:
1.殼牌倉庫是淡水巷弄生活、街角博物館的核心
館,庶民智慧的匯流節點。
2.殼牌倉庫是民間文創資源的交流平台,涵蓋創
意、設計、行銷、展售等專業領域。
3.殼牌倉庫應該要發展自有品牌,除有助行銷之
外,更能協助小農小創行銷產品,發揮母雞 帶小 雞的功能。
4.藉由在地特色的凝聚與行銷,讓殼牌倉庫成為 具有國際視野的亮點。
具體作法上,社大或可開設[創意行銷工作坊]課程,引入優秀文創團隊為講師,吸納社大文創課程學員,優化產品與設計,創立品牌行銷,並設立固定場所展示銷售。就近累積匯流庶民智慧,將是殼牌倉庫無可取代的優勢。
我們期許淡水農夫市集也能成為殼牌倉庫的特色,並作為淡水社區產業的窗口,行銷山區農創產品。透過創意市集平台與社大學員資源,將殼牌倉庫逐步發展為在地文創工作者交流平台,期許淡水在國際級風景點以外,也能夠以在地智慧的文創產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