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漫談歷史空間活化在淡水的機會

宋立文

  淡水位於山、河、海交界之處,地理位置的 特殊性醞釀了豐富的歷史,層層疊疊交織出的文 化涵構形塑出淡水得天獨厚的空間特質。淡水不 但有為數不少的古蹟,歷史空間更是隨處可見。 古蹟的保存有著較為明確的標準,公部門也累積 了較多的經驗,所以無論在管理或是維護上,都 有一定的程序。歷史空間則不然,由於尚稱不上 是古蹟,所以如何運用仍屬見仁見智。近年來歷 史空間活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更需要 我們共同思考其發展的可能。   

  許多歷史空間事實上是存在於古蹟的周圍, 例如紅毛城、英國領事館及其園區,或者是原英 商嘉士洋行倉庫(殼牌倉庫)的整個園區(於2011年 11月4日正式成為淡水文化園區)。有些歷史空間 則不見得與古蹟有關,也不一定被公部門指定為 古蹟,例如重建街及其巷道、馬偕教堂前廣場、 以及福佑宮廟前廣場。甚或是有些建築物尚未達 到古蹟的標準,但由於其特殊的歷史意義而被指 定為歷史建物,例如公司田溪程氏古厝。這些歷 史空間及歷史建物雖然不具有古蹟的特殊價值, 但其重要性卻不下於古蹟本身。   

  歷史空間的特殊性在於其所傳達的故事性, 較古蹟點本身更為全面且多元。由於不若古蹟般 需要極為嚴謹的保存,因此運用起來反而更為靈 活,並能依當代社會的特殊性而有所調整其功 能。歷史空間本身重要性在於其所展現的環境意 義,例如淡水老街。老街本身的老房子為數不 多,已無法看到原來的街區樣貌。但是老街本身 的街道尺度、與淡水河岸的關係、與古蹟點的連 結所呈現出的都市脈絡,都還能多多少少的顯現 出老淡水的空間氛圍。   

  淡水一些閒置空間常常也具有強烈的歷史空 間的特色,或是本身就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這些 閒置空間的運用牽動著淡水未來的文化走向,格 外引人關注。消極而言,這些空間可以提供給 淡水的藝文團體或是各種非政府組織(NGO,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發展運作之用,進而促 進淡水的社區活力及文化活動。不過在積極的方 面,應該還有更長遠的思考。如同前面所言,這 些散布在淡水各處的閒置空間本身常具有濃厚的 歷史感,因此在空間使用上不應該只是視為一般 閒置空間,而應該與其原來的故事性做適當的連 結,例如目前淡水文化基金會所經營的原英商嘉 士洋行倉庫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對於過去歷史 情境的召喚,有助於建立對空間故事性的感受, 但卻因為不同功能的置入而使得古今的情境同時 呈現,加深了文化的層次感。此外,每一個歷史 空間的重新利用都應該基於對淡水區的全盤思 考,以決定可能置入的團體及功能。所以這些空 間除了各自活化當地的街區,並將逐漸隨著活動 的強化而互相呼應連結,進而帶動整個淡水區的 質變,進而形塑成具有當代性的歷史特區,並逐 步接近所謂「創意城市」的雛型。事實上,台北 市這幾年所推動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就是依循這樣的概念, 並已逐漸得到不錯的成效。淡水區的範圍更小, 但相對的文化資源及歷史空間的密度更高,操作 起來應會有更好的成果。   

  另外必須要強調的是,這些具有歷史性的 閒置空間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無論其產權或 是空間本身的故事性。因此在討論其使用的方 式時,應當特別強調其功能的公共性,以讓 更多人參與,並容易進入感受該空間的獨特氛 圍,如此才能建立情感上的聯繫,並得到更多 的支持。也因為如此,空間經營團隊會將擔負 不小的經營成本,所以公部門應當持續的關注 其使用狀況,並適時提供適當形式的協助,例 如活動贊助或是協辦活動等等,以期使空間的 使用團隊能夠長期經營,而不致因沉重的開支 而萌生退卻之意,畢竟最後受益的是社會大 眾。於是,公部門能用較少的經費就能讓有價 值的歷史空間發揮較大的功能,並同時活化社 區營造的工作。另一方面,空間經營團隊能配 合此空間的主題逐步發展其組織,並以各種展 覽、課程、表演等活動回饋社區,並逐漸壯大 團隊本身的能量(參與人數、知名度、策展經驗 等等)。於是我們可以樂觀的期待,這樣的運作 模式對於淡水區的未來,必定有正向的影響, 無論是有形的空間品質或是無形的文化氣質。 反之,若是這些歷史空間只是拿來作不相干 的使用,則空間歷史性會被漸漸弱化,對於淡 水全區也無法產生針灸性的刺激效果,豈不可 惜?淡水文化基金會所經營的淡水文化園區是 一個值得鼓勵的開端,期盼未來淡水有更多的 類似的機會讓地方上的團體與公部門合作,共 同細緻的經營淡水各處的歷史空間,到時所謂 的「創意城市」在淡水就不只是一個口號,而 是一個形容詞。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