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藝術家園計畫:這群人
――「海岸線藝術網絡」成立首展
楊智富
一、藝術的「原鄉」
特殊的地利因緣造就特殊的淡水風情和歷史脈絡。「淡水」自古以來即為文人墨客齊聚的場域,特別在日據時代,飄洋過來的日本美術家大多選擇淡水落腳或創作、教學的場所。以至於第一代台灣美術家幾乎毫無例外的往來淡水、長期或短暫的駐地創作。「觀音山」儼然成為美術家的「聖山」、淡水河口、白樓、紅樓、教堂、老街街景等場景每每成就著一幅幅美術史的美麗篇章,使得在某一時期,「淡水」在台灣藝術歷史的「舞台」上孕育成為台灣藝術家必要的「朝聖」之藝術原鄉。淡水藝文中心成立於1993年,開幕首展就由藝術家張子隆策劃展出「藝術家眼中的淡水」,蒐集了40位藝術家描繪淡水的精彩作品,足以一窺其堂奧。
二、藝術社群聚集
從「朝聖」到「定居」,淡水在歷史光譜上的轉變頗為耐人尋味。
從早期的李永吉、陳敬輝、盧春元、李永沱、陳月里到張子隆、楊維中,以及80年代居住創作於淡水、三芝的黃翰荻、蘇旺伸、杜婷婷等當代藝術家的參與,「淡水」這個做為藝術家園的內涵開始起著微妙的結構性的轉變。
某種特殊的「擇水草而居」因緣,加上「關渡藝術學院」(現今改名為「台北藝術大學」)學校的地理因素,一群群藝術家移居淡水、三芝、八里一帶,也逐漸聚集成風格各異的「藝術聚落」:楓愛林、圓山頂、芝蘭山莊、芝柏山莊、海岸線別墅、下圭柔藝術村等。眾多藝術家、多樣藝術類型的藝術魅力與資源正源源不絕的注入這個淡水河口區域,可以想見的,這個曾經在歷史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淡水」,正以她的行動和姿態朝向更加美麗的方向走著。
2011年2月27日當天,一群人在殼牌倉庫,在淡水文化基金會許慧明執行長、戴瑞君與顏志新見證下,發起並簽署「共同發起淡水視覺藝術聯盟」的聲明――參與簽屬的與會者有:
|
▲海岸線藝術網絡群體藝術家(攝影/顏志新) |
楊智富、郭炎煌、潘卓文、王品驊、潘羽祐、陳文祥、曾俊豪、常陵、曾如君、鍾江澤、蔡宜儒、萬一一等人。後續又有:郭少宗、李民中、汪筱蘋、楊仁明等人加入簽名支持。2011年3月13日,在常陵工作室的聚會,經由討論將團隊名稱訂名為「海岸線藝術網絡」。
「海岸線藝術網絡」由一群居住(活動)於淡水的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所組成,希望藉由這樣的團隊組織架構起一處「藝術交流平台」――籌辦展覽、推廣藝術教育,並且意圖在「淡水河口∕海岸線」這個特殊的空間議題上著力:為藝術、為所有參與「藝術網絡」的參與者、為社區貢獻藝術的能量。
三、藝術儲油槽∕藝術農場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推動藝文活動不遺餘力,籌辦過「淡水文化五月節」、「文化賽旗」、「西洋藝術節」、「樂活展味――100年度淡水文化生活圈博物館家族聯展」等藝文活動。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國際殼牌公司儲放油品的倉庫轉變功能而成「文化園區」,可以想見的將在藝術進駐、參與合作下發展成「藝術儲油槽」、「藝術農場」,為藝術、為社區再次貢獻不可預知的文化影響力。進而擴散將「大淡水」經營成讓世人皆知的「藝術社區」,延續歷史脈絡,成就二十一世紀讓人津津樂道的「藝術家園」。
四、策展理念
「藝術家園計畫」是一個關於「藝術家的家園」、「藝術創作理念裡的『家園』命題」、「藝術的家園」等開放性概念,涉及「人∕空間、時間」等面向。因此「藝術家園計畫:這群人」是這個關於「藝術家園計畫」系列策展計畫的第一個展出計畫。
「藝術家園計畫:這群人」展出的當然是這群居住(活動)在淡水河口藝術家們的藝術總體呈現。正因為組成「藝術網絡」的藝術家的藝術類型多樣、十分豐富,而過去這群藝術家雖然長期居住在淡水,卻是和淡水的關係相對淡薄,以致於淡水居民也就不太熟悉這群藝術家的藝術。因此,藉由展覽讓社區居民「看到、發現、理解」這群藝術家、這群藝術家的藝術。
嚴格說,這次「藝術家園:這群人」展覽的重點不在「藝術內部、內容」的策展意圖,而是更加開放地著重於「行動」――一種「相互認知∕理解」,或者可以是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的基礎和企圖上。因此,整個展覽除了「藝術品」的出席外,「藝術家」的出現現身說法就成為至關重要的成分了。
雖說如此,隱隱然地跳動在這群藝術風格迥異的藝術家作品裡的藝術因子,會不會存在著某種神奇的魔力牽引,都和藝術家所居住的「淡水家園」擁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繫?這就非常值得大家共同去觀察和探討的所在了。
回首頁 返回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