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歷史巷弄「┼1」不如「―1」
淡水重建街房舍改建的新思維

明佑

  2月底與好友來訪淡水,特意避開了中正路上的遊客人潮從馬偕街出發。信步而行,沿著木下靜涯故居的階梯往上,通過了紅樓、日本警官宿舍,看似無路的歷史巷弄,實則四通八達。

  走到重建街上,看到幾戶人家似乎在搬東西或大掃除?好奇心驅使下,找了位較年長的老阿嬤一探究竟:原來福佑宮要收回重建街上的房舍,原先承租的重建街7號至15號整排5棟的住戶,都被要求在月底前搬走;這些住戶都是重建街很多年的好鄰居,看著他們落寞離去的背影,再想到這五棟老屋的未來,令人十分難過,對面戶十四號的蔡姓屋主,十六號的95歲老阿嬤,眼看鄰居一一搬走,眼神透露出落寞不捨,感嘆鄰居愈來愈少。
  原地據說廟方要做為活動中心或圖書館使用?!友人提出幾個疑問:「從馬偕街上去的文化路不正是淡水圖書館,是否有必要還在這蓋圖書館?且從現場邊坡地勢看起來縱深似乎不夠?施工難度極高,令人費解。」
  據了解,地勢坡度的施工困難正是原本第二期六號道路(重建街)拓寬計畫暫緩實施的主要原因。並且重建街7號至15號地段緊鄰淡水福佑宮、日本警官宿舍及香草街屋這三處重要的文化資產點,在此大規模的施工改建勢必會影響環境,主事者及相關權責單位不可不慎重其事。
  淡水福佑宮供奉主神媽祖是淡水漢人街區的重要信仰中心,可謂是老淡水的文化發展樞紐,早在1985年即被訂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過去也曾因中正路拓寬和近年廟前中正公有市場的改建工程造成對古蹟的傷害,當年廟門石柱斷裂傾斜,可說是令淡水文化界遺憾的大事件。歷史教訓不過才兩三年,我們願意重蹈覆轍嗎?
  從最近的「都更王家事件」反思,是不是政府要建設就能以「更新」美名,強制小民賣地賣房!是不是非得蓋嶄新大樓才有資格叫做建設?淡水這個特有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是否不重要、不需保存?依據工務局之前的資料,這半年內,重建街第二期拓寬計畫的屋舍拆建,就地重建得免申請建照,變相鼓勵地主將具歷史意義的老屋拆除。
  走在重建街上,沒有中正路上的車水馬龍、摩肩接踵,也看不到現代美式日式的商業行為,這些老建築磚瓦裡透露出的是歷史文化的厚度,山城意象寫照,藏著早期淡水居民低調卻強韌的生命力!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