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埔頂洋樓區景觀風貌應立即規範管制

摘述100年度世界遺產文資整備平台委託案
―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報告書
委託研究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計畫主持人:黃瑞茂教授
研究單位: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本報編輯整理

埔頂洋樓區獨特的景觀風貌
  1851 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商船開始在淡水及基隆貿易;1860 年由於天津條約簽訂,規定淡水正式開港成為貿易口岸,並於1862 年設立海關。由於開港通商,使得淡水由原先的漁港和與大陸對渡的港口,轉變為國際性貿易的通商口岸。
  歐美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資本,伴隨著西方傳教士的進入淡水,帶入了西方文化(宗教、教育、醫學、建築)並形成租借地,使得淡水的地景產生重大的變化。在今之三民街以西劃為「租界」,為外商、洋行及傳教士的居留地。稅關及當時洋人居住的洋樓、英國領事館、馬偕偕醫館、牛津理學堂、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堂等分佈在砲台埔及埔頂一帶,形成淡水獨特的洋樓區,與漢人市街遙遙對峙。這種異國文化風情的都市形貌,就成為滬尾小鎮最獨特的特徵。


近年來景觀風貌略有變化
  洋樓為埔頂地區的重要特色,具有淡水早期之城鎮空間意象及歷史古蹟保存價值,這些洋樓位於埔頂地區的前段,座落於第二層(第一層為水岸建築),量體都不大,所以很容易被前面較高的量體所檔住,目前幾乎快被前面的樹叢所遮蔽,前面的建築物因尚未改建,建築量體尚未有明顯的變化,但因緊臨中正路商圈,及具有寬闊的視野,隨著淡水觀光業的發展,未來具有商業與觀光發展的潛力,所以未來的大興土木可能為遲早的事,如此看來,未免遭受惡質環境的破壞,容積率的控制更顯得重要與迫切。


  對於都市建築物量體而言,學校建築物量體高度應是很容易控制,而埔頂地區現有多所學校(包括文化國小、淡水國中、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等),所以對埔頂地區整體環境空間而言,本應不致於有太多的破壞,但現況上由於學校空間需求量的增加,如淡水國中的舊美術教室改建後的新大樓及淡水管理學院(現真理大學)新建的禮拜堂,使得原本舊有建築物隱藏於濃密的樹叢中,而新建築物突然間以巨大之形體磐固於綠景中,並高出原有建物與樹林甚多,改變了山崗上的天際線,所以對於埔頂地區的管理,學校方面應規範其建築基地位置,可選擇在山崗的另一側並控制新建物量體的高度。


  紅毛城位於埔頂區中段處,被列為古蹟保護建築物,在歷史上有一定的保存價值,所以附近週遭的環境應配合保存其原始風貌。目前附近使用狀況有真理大學的禮拜堂的巨大量體已改變了整體空間感。


  油車口位於市鎮西側的油車口,乃大屯山支脈(第一崗)與淡水河間的狹小地帶,是淡水市街中難得視野開闊的地區。東側沿河岸一帶自1860 年淡水開為通商口岸以來成為稅關所在,現在是被海光劇校所佔用;西側油車口在過去是漁村與農村,目前多已改建成新式樓房,但仍留有少許漁民聚落。南邊有忠烈祠,本為日人建於昭和十一年之神社,做為大戰後期皇民化運動教化人民的場所,戰後改為台北縣忠烈祠,並於1968年重建今之宮殿式外貌。夾道並增植龍柏、樟等,如今古木參天,綠意盎然,夏日涼風徐來,松濤、蟬鳴盈耳不絕,「松濤落日」列為淡水八景之一。


  此段為淡水臨河岸面唯一僅剩之綠地山崗,紅毛城至油車口段十多年來只新蓋一棟建築物,另有多處保護區及軍方管制區,所以此段的地貌和十多年前比較,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仍保有早期的地貌情況,但未來是否經得起下一波的房地產建築衝擊,則需要更多的智慧來預作準備。此段山崗後面目前尚未出現如前段般的背景高層建築,所以應控制後面未來的量體容積,而這或許會將考慮的問題擴展至更大的層面。

 

埔頂山坡的綠意是淡水城市之肺
  馬偕街及埔頂地區是目前淡水保存歷史面貌最豐富的地區,也是一個各級學校集中的文教地點。這個地區內的巷道仍保持過去山丘小徑的品質,綠意盎然,數處視野極佳。如何維護此地區的風貌,使開發行為或都市計劃不致破壞此地區的特色,將制定一維護準則,以保持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創造此地區的風貌。


  大樹群對埔頂地區的重要性,因為陡峭的山坡地形之故,臨中山路之山坡是埔頂地區較為荒野的一區,一些陽光充足(或許曾因人為干擾)的地方仍然生長著血桐、構樹、山黃麻等先驅樹種,另一些人跡罕至的坡地,則成長著榕樹、樟樹、紅楠、大葉楠等大樹,為低海拔常綠闊葉樹林的特色。同一片山坡上,顯示著人為因素影響不同的地區,樹種的狀況也不相同。當我們途經中山路,映入眼簾的是臨坡面的大榕樹龐大的樹冠覆蓋著山坡,在市街開發面積不斷擴大,綠地不斷減少,埔頂山坡的綠意總是令人感到安慰,也是許多淡水人紓解壓力,散步賞遊不可或缺。


榕樹的果實提供了鳥類豐沛的食物,人類居住區常見的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五色鳥等在此都可見到牠們的蹤跡,或啄食果實或於鄰近電線停棲鳴叫。台灣朴樹、苦棟、茄苳,以及不在本次紀錄內的樹圍較小的原生植物,也提供了蝴蝶等各類昆蟲的食物與棲身之所。因此,埔頂不只記載人類文化活動的軌跡,也是觀察一些喜歡與人類共居的鳥類的學習之地,提供了淡水市街區一處人類與自然共處的生態公園,淡水市街生活的都市之肺。


  當我們步行在馬偕街、真理街、淡江中學校園裏賞遊古蹟沈思淡水歷史時,這些大樹默默地提供我們涼爽的樹蔭,伴隨著新舊淡水人的記憶而成長,我們希望這樣的綠意也能傳承至下一代,永世共享。


埔頂地區景觀風貌亟須規範管制
  埔頂地區多為殖民時期之建築物,1986 年從河岸明顯可看到的有紅毛城、領事館、姑娘樓、牧師樓、小白宮等歷史古蹟,血清試驗所等公家機關建築,部分學校建築與民宅,因殖民時期之建築多已列為古蹟保存予以保護,所以至1998 年仍維持原貌,在濃密樹叢中依稀可見;部分建築如長老教堂原隱約可見尖塔,但已遭第一層次建築遮蓋;民宅大部分維持原量體高度。最突出之變化則為真理大學新教堂與文化中心的出現,這兩棟在河岸立面視線焦點上非常明顯與突兀,巨大之量體橫亙山崗,甚至由第二層次盤據至第三層次,破壞天際線原有秩序,更使得原有覆蓋山坡的綠色土地減少一大片,變成水泥人工建築,此種現象正是我們急欲立法規範管制之處。


  淡水擁有二十六處古蹟與二處歷史建築。關於淡水地區之都市計畫措施方面,新北市城鄉局在二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發佈實施中,已於95年10 月1 日將淡水地區全面納入都市設計審議管制範圍,因此需要一套都市設計審議規範,特別是有關於淡水歷史街區與古蹟周邊範圍內的空間管理機制的落實工作。


  因此本研究進行過程中,落實於「跨局處及相關法令的整合機制」,藉由專案進行的各次會議邀請相關委員會的委員參加討論,現行法令管制上如何支持與落實淡水舊市街區的歷史環境整備及活化工作。以「文化資產保護」為主體(文化局與淡水古蹟博物館),引入「都市設計審議制度」作為落實的機制,透過審議進行真實的環境規範工作,以形塑淡水地區的都市風貌特色。


  未來需要透過都市計畫管制機制(例如劃設都市設計風貌特定區計畫),藉由規範的訂定來規範核心區周邊地區的建築與工程計劃的施作。以下為初步的都市設計構想。


  有關本地區都市設計機制之架構,建議擬定都市計畫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將本地區所有公私部門開發行為均納入都市設計審議;藉由都市計畫程序賦予風貌管控之法定地位。引入多元之都市形式塑造管制準則與經營手法。開放空間留設的指定,街角或節點活動之考慮、開放空間之連接系統之建立與管理維護。


  街道二旁或廣場四周之量體、高度、剖面(envelop)形式、沿街立面之形式管制。街廓內之地籍、土地細分與合併之可能性。街道景觀特色之維持、加強或塑造。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制,建築基地規模管制、土地分區使用及建築物立體分區使用之比例管制、建築基地地下層開挖規模管制。開放空間及植栽綠化設計標準,建築基地法定空地配置方式管制、建築物暨法定空地綠化管制、公共設施之 開放空間系統設計原則、鋪面設計原則、照明設計原則。


建築高度
(1) 古蹟保存區及其周邊周邊地區:古蹟保存區內之建築高度以不超過既有古蹟,並以低於10.5公尺3 層樓為原則。


(2) 歷史風貌保存用地及其周邊地區:歷史風貌保存區內之建築高度以不超過既有歷史建築,並以低於13.5 公尺4 層樓為原則。


(3) 本特定專用區計畫範圍內之住宅用地,建築高度以不超過7 層樓為原則。緊鄰古蹟保存區之建築基地開發,建築高度與量體規劃不得破壞古蹟保存區之景觀,必要時得依相關規定辦理容積移轉。


景觀設計原則
(1) 區內既有廣場、公園綠地、與開放空間於開發時,基地內原有老樹應儘可能予以維護保留。開發基地內達受保護樹木標準之樹木,應妥善加以保護,其未達受保護樹木標準之植栽亦應以群落保存之理念以維繫本計畫區人文地景。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