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大隱隱於市-----淡水老街的步道迷宮
曾義明
一般人到了淡水,最常見的玩法就是走海濱步道,上老街購物,以及參訪古蹟,例如紅毛城,砲台公園,小白宮等。但是對於深度旅遊者而言,淡水有一個較少為人所知的私房旅遊景點,是一個富含歷史的步道區域,且稱之為「老街區步道」。
這是一個淡水最古老的生活區塊,就存在於重建街,清水街以及中正路,三民街之間,這個區塊內部有淡水極為古老的先民生活步道,一般人所熟知的重建街,就是處在這些步道的中心位置,這些步道以重建街為核心,向四周蔓延,連絡周邊所有相關寺廟建築與主要幹道,其實連馬偕淡水教會禮拜堂周邊也都環繞在這些步道之間。.
過去二十年之間,我旅遊過數十個國家,在看過諸多偉大建築與遺跡之後,最鍾情的就是「歷史小鎮」,這裡面能被發掘的內涵極為豐富,卻又不失旅遊的樂趣,而且最能讓旅人回味當地人情溫暖,享受融入在地生活文化的樂趣。而許多的歷史小鎮是以其所在「陡坡地形」景觀為其特色。因為陡坡地形的變化,就會產生環繞小鎮的複雜交錯步道。在世界上以這種陡坡地形與步道聞名的小鎮很多,最為出名的就是希臘的「聖托里尼島」,台灣的「九份小鎮」,還有位於馬祖列島的小聚落「芹壁」也是以小徑密集、陡坡地形與房屋特色聞名,台北市的「寶藏巖」聚落也是以這種地形特色及其生活文化歷史獲得保存。
老淡水街的這個步道系統所串連起來的的景觀有「清水祖師廟」、「福佑宮」、「小同善宮廟口」、「民居紅磚拱門式階梯」、「日式老建築古蹟」、「清代施家古厝」、「茶室聚集區(竹竿厝)」、「大樹」、「重建街老街屋區」、「紅樓」、「木下靜涯故居公園」等。至於步道的類型有石塊階梯與一般路面,甚至有一段小徑是蜿蜒在小懸崖邊上行走(香草街屋至紅樓段)。
這種陡坡地形所形成的步道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曲折、高低錯落、狹窄、複雜,因此在每一個轉角處均能看到不同的景觀,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視覺變化,例如:由重建街轉入香草街屋前往紅樓的巷道時,會使人感覺「這裡怎會有一條小徑」,等到達紅樓之後,視覺就豁然開朗,觀音山就在眼前,且一眼即可看到淡水河口,接著繼續前行經過「木下靜涯」公園後,進入狹窄巷道,即又開始走進淡水市街之中,轉眼間又進入人聲吵雜的區域,但是若再繼續進入馬偕街中,則又可看到馬偕街內的寧靜與古意。
步道最窄處,有時僅能容納兩人通過。大部分步道若往低處行走,多會穿過中正路,連接到淡水河邊,例如位於淡水老街的「屎礐渡頭」就是其中一條步道的終點站。
在這裡幾乎無法快步行走,所以能看到遊人或居民緩緩的行走在步道間,令人感覺時間瞬間慢了下來,這就是陡坡聚落步道所形成的生活步調型態。雖然我個人不贊成將這個區塊太過觀光化,但是倒是很希望能引起有興趣者的重視,近來聽聞原不再執行的6號計畫道路在新北市議會似乎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果真如此,就需要有志者一同來發聲,為保留這些僅存的步道來努力。
回首頁 返回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