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

 

欣聞「清法戰爭淡水城岸」登錄為
新北市歷史建築


宋立文

  新北市文化局於2012年底通過「清法戰爭淡水城岸」為歷史建築,對於過去長期努力呼籲保存及搶救的淡水文史工作者及許多淡水民眾而言,都是令人欣喜的好消息。這段城岸雖不像紅毛城等古蹟一樣知名,但是其代表的歷史意義,卻更加有故事性。
  西元1884年,法國與清廷因越南問題產生利益衝突,法國遂打算佔領台灣以取得補給,挾制清廷。為了佔領台北,法軍先進犯基隆,但是並不順利,於是法軍決定分兩路同時進攻基隆及淡水(古稱滬尾)。當時直隸提督劉銘傳晉升台灣巡撫,急赴台灣督導戰事。而鎮守淡水的孫開華將軍為了防止法軍從淡水河出海口長驅直入,因此於河口沈下許多裝載石頭的船,同時安置水雷,阻礙法國軍艦駛入。另一方面料定法軍若無法從淡水河進入,必會從沙崙一帶登岸,於是從海岸佈下內外兩道城岸,外城岸即今日沙崙海水浴場停車場一帶。
  法軍於1884年10月8日上午於沙崙登陸與清軍血戰,戰場範圍從沙崙到今日的天生國小之間。這場戰役只持續了幾個小時,法軍就被擊潰而逃回船上。當年的城岸是結合土堤及碉堡,並結合天然的「金針木耳林」所構成;「金針」是林投樹,葉子上長滿了刺;「木耳」為槿樹,生長快速,枝葉極為茂密。這兩種植物都是海邊常見的耐風植物,對於當時不熟悉環境的法軍,造成很大的威脅及傷害。後來法軍雖然還是登陸了基隆及淡水,但一直受到抵抗,無法完全掌握台灣,最後於1885年轉佔澎湖,放棄佔領台灣。由於這段特殊的歷史,以及此一防禦工事所採用的結構,造型及材料都很特殊,在台灣其他地區都沒有發現相同的作法,因此通過「新北市文化局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暨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的審議,正式登陸為歷史建築。
  這次「清法戰爭淡水城岸」登錄成功,其實也一波三折。在2011年11月的時候,新北市經濟發展局為了在沙崙海灘周遭規劃「文化創意產業特定園區」,曾經請怪手剷除樹叢及土堆,幸好淡水地方文史工作者如紀榮達及陳福齊等人提出史蹟地圖說明,才爭取保留下來。由於此地區已經由新北市府完成「淡水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委外BOT案,因此「清法戰爭淡水城岸」登錄為歷史建築更是重要,消極面可以防止這段重要的歷史遺跡被破壞,積極面可以創造歷史主題以結合此創意產業園區的未來發展,其意義不可謂不重要。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