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小小社區報 大大關心淡水事
三年「文化淡水」社區報總編輯之回顧

顏 志 新   

  忘了是何時披掛上陣接掌「淡水文化基金會」發行的「文化淡水」社區報總編輯一職,雖然,針貶時事對個人而言並非難事,尤其是曾經長期浸淫於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簡稱TANet,由教育部及幾個主要國立大學於民國79年7月起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全國性教學研究網路)的個人而言。

  無奈,中華民國這類型醬缸式的黑箱政治,對於我們這種單純只會狗吠火車的意見領袖,能產生匡正時弊的效果實在極其有限,於是,在心灰意冷之下,一度曾不聽、不聞、不問,宛如鴕鳥心態般的搬到了淡水,沒想到這一來,卻又開啟了人生另一個階段,直到今天為止,個人仍以接掌「淡水文化基金會」發行的「文化淡水」社區報總編輯一職為榮。

  說是接掌,其實不過僅止於職務移交到個人手上而已,畢竟只是淡水一隅的小報份。由於剛開始對於淡水並不熟析,加上初始的工作環境並不是很清靜,此直到認識以倫、文凱、文杰、曾義明老師、宋立文老師、ALEX WANG、加上十數年來長期為文化淡水社區報付出心力的許慧明董事長之後,嶄新的「文化淡水」社區報才算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文化淡水社區報贊助者芳名錄

  當中,我們也經常向淡水各界賢達邀稿,如長老教會的蘇文魁老師、殼牌故事館的謝德錫館長、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前代理館長張寶釧老師,還有我們許許多多的朋友等等。由於我們不感染政治色彩,不接受商業性廣告,單純「為淡水發聲」的方向始終不變,因此,來自四面八方的助力(贊助款項),也讓我們實質感受到「德不孤 必有鄰」的激勵,而不因外界風風雨雨而動搖我們的方向與信念。

  2013年10月19日「自由時報」新北都會生活版由記者賴筱桐執筆的「小小社區報 大大關心地方事」一文當中有某段落寫著「由於擔心報紙淪為地方人士傳聲筒,婉拒里長及民意代表贊助。」的敘述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懸念當年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的協助,「文化淡水」社區報刊頭始終標示有「指導單位為文建會」,而「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後,我們也同步更改為「指導單位為文化部」以示尊重,但這不表示我們對於「文化部」的所作所為不可以有意見。何況,「文化淡水」社區報始終就不是一言堂,從而,當我們146、152幾篇回應龍應台部長的文章出爐之後,「文化部」立刻來電要求本報立刻摘下刊頭「指導單位為文化部」的標示,但是,誰在乎呢?不就是求仁得仁嗎?

  如上,「淡水文化基金會」是非官方組織,「文化淡水」社區報則是每一位關心淡水的人都可以發聲的園地,我們尊重正反兩面每一位作者的看法,若因此而得罪了「何方神聖」,那麼,即將卸任總編輯的個人也只能說:「尚祈多多海涵!!」,此除了關心淡水公共事務,推動淡水在地文化之外,我們也追求公允與公正。

  回首來時路,想到能參與一份有文化又有歷史,且又備受各界肯定的報份,這陰錯陽差當中跟個人的心志幾乎是完全一致的。雖然,個人即將從166期刊開始正式卸下「文化淡水」社區報總編輯一職,然而,如同老驥伏櫪般,個人心志仍未止息。

  另外,也不能忘懷幕後實質一直在贊助我們的朋友,如果不是大家贊助、幫忙,相形之下「文化淡水」社區報的發行當然會更艱難。因此,還是要懇請各界繼續幫忙贊助我們,畢竟已歷經十七個寒暑,堅定不移的淡水之聲。

  茲將贊助「文化淡水」社區報的劃撥帳號張貼如下,讓本報份繼續為淡水小鎮發聲吧!!
劃撥帳號:
 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 18594062
謝謝大家!!

  有在注意「文化淡水」社區報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到,自從本報揭發淡水小白宮週遭即將興建摩天大樓之後,我們便一直纏繞著這個話題始終沒有手軟過。

  前幾天,參加有關重建街的座談會時,有民意代表發牢騷,大意是「淡水小白宮」根本就不是啥古蹟,言下之意,完全不反對建商在優美的淡水埔頂風光週遭蓋大樓。但是,只要您閱讀過個人的文章即可知悉,「淡水小白宮」雖為古蹟,但個人向來是以一整片優美的埔頂風光視野做為訴求的。

  想說,沿著七條通路口,順著真理街而進入埔頂區域,對面是觀音山,左邊是關渡橋往台北大稻埕方向,右邊那更不用說了,知名的「淡江夕照」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在那裡。不單如此,當內心翻湧浮沉之際,享受一下埔頂的靜謐氣息往往也能尋得內心想要的解答題。

  如上,個人至少代表一部份人是如此看待埔頂整個區域的,反之,動用新北市政府資源去迎合建商的口味,這私下玩的到底是啥把戲?利之所趨,心之所向,以朱立倫市長如此一顆閃亮的明日之星,個人建議應公開對全台灣人民說分明,畢竟,小白宮週遭興建摩天大樓一案,已不單純是淡水人的問題!!

  淡水得天獨厚,不但有許多古蹟,也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現任祖師廟總幹事白志烈尊翁白雙爵先生,前不久送了個人一本貼有當時日本印花稅的歌謠本,羅宏達先生則捐贈了當時重要的文獻「淡水海運」帳冊,當中,不但施合發等當時的名人冊列其中,連當時的交易金額等也記錄的一清二楚。另外,船行到上游大稻埕的目的,回程又順道做了哪些事。白雙爵先生年屆八十五高齡,歷經日本和國民政府兩個朝代,聽他娓娓道來當時的淡水事,可說是新鮮生動又有趣。

  搬到淡水之後,想當然耳當然就是淡水人了,我愛淡水這個曼活的世界,也愛生活優閒的淡水,為了這樣的淡水,我慶幸加入「淡水文化基金會」團隊,雖然已離開總編輯一職,然而,我依舊是「文化淡水」社區報編輯團隊的一員,我們當然希望更多人加入,讓我們共同為淡水發聲!!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