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我們也經常向淡水各界賢達邀稿,如長老教會的蘇文魁老師、殼牌故事館的謝德錫館長、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前代理館長張寶釧老師,還有我們許許多多的朋友等等。由於我們不感染政治色彩,不接受商業性廣告,單純「為淡水發聲」的方向始終不變,因此,來自四面八方的助力(贊助款項),也讓我們實質感受到「德不孤
必有鄰」的激勵,而不因外界風風雨雨而動搖我們的方向與信念。
2013年10月19日「自由時報」新北都會生活版由記者賴筱桐執筆的「小小社區報
大大關心地方事」一文當中有某段落寫著「由於擔心報紙淪為地方人士傳聲筒,婉拒里長及民意代表贊助。」的敘述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懸念當年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的協助,「文化淡水」社區報刊頭始終標示有「指導單位為文建會」,而「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後,我們也同步更改為「指導單位為文化部」以示尊重,但這不表示我們對於「文化部」的所作所為不可以有意見。何況,「文化淡水」社區報始終就不是一言堂,從而,當我們146、152幾篇回應龍應台部長的文章出爐之後,「文化部」立刻來電要求本報立刻摘下刊頭「指導單位為文化部」的標示,但是,誰在乎呢?不就是求仁得仁嗎?
如上,「淡水文化基金會」是非官方組織,「文化淡水」社區報則是每一位關心淡水的人都可以發聲的園地,我們尊重正反兩面每一位作者的看法,若因此而得罪了「何方神聖」,那麼,即將卸任總編輯的個人也只能說:「尚祈多多海涵!!」,此除了關心淡水公共事務,推動淡水在地文化之外,我們也追求公允與公正。
回首來時路,想到能參與一份有文化又有歷史,且又備受各界肯定的報份,這陰錯陽差當中跟個人的心志幾乎是完全一致的。雖然,個人即將從166期刊開始正式卸下「文化淡水」社區報總編輯一職,然而,如同老驥伏櫪般,個人心志仍未止息。
另外,也不能忘懷幕後實質一直在贊助我們的朋友,如果不是大家贊助、幫忙,相形之下「文化淡水」社區報的發行當然會更艱難。因此,還是要懇請各界繼續幫忙贊助我們,畢竟已歷經十七個寒暑,堅定不移的淡水之聲。
茲將贊助「文化淡水」社區報的劃撥帳號張貼如下,讓本報份繼續為淡水小鎮發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