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淡水河邊‧馬偕雕像‧不再淹水 |
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蔡維倫 |
當我們走過淡水河岸郵局後方的星巴克咖啡館前方,可曾留意到一個跪著祈禱的雕像與一艘小船,上面有本聖經及醫生外出的看診包。根據馬偕博士的日記所記載,這裡就是當年加拿大籍宣教士馬偕博士第一次踏上淡水這片土地的地點。政府於此地設置公共藝術銅像,當時由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王志文教授創作時,因本教會為馬偕博士所創設的第一間教會,因此也曾邀請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和長老們就創作的內容提供協助,一同參與在這深具意義的公共藝術設置,並於2007年12月27日於行揭幕儀式,期盼這歷史地點能重新被居民和遊客認識。
然而近年來每逢颱風又遇大潮,常有新聞媒體記者佇守在此,現場報導淹水的情形,並以聳動的「淡水老街淹水」作為標題在各電視台新聞的跑馬燈上播送,然而就居住在淡水的民眾,了解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但對於外地收看電視的閱聽人,就已接收到淡水老街颱風常淹水的印象。同時,當從電視新聞LIVE畫面中,每次看見馬偕上岸處的銅像淹沒在漲潮的河水中,深感當年立意甚佳的市府藝術裝置,卻屢次成為被媒體所消費,甚至有誇大報導之嫌,深感遺憾和不捨。後來新北市政府團隊為此召開現場會勘,教會本著先前曾參與此處公共藝術設置,以及身為馬偕創設第一間教會的緣故,也陳請政府相關單位重視此問題,建議將該銅像所在的位置提高基座,避免該地點積水,讓馬偕銅像不再淹水,也讓民眾不因好奇前往而造成危險。
在去年年底前經數次會勘,目前已確定本地點的改善方式,考慮當初藝術家的創作理念,馬偕博士和象徵搭船上岸的小船雕塑,於工程後仍將維持現有和周圍地面同高,保有原先馬偕踏上這片土地的意象,同時考慮此地點的高程,的確低於周圍近期淡水河岸各項改善工程完工後的高程,因此將採逐漸提升的方式,將馬偕上岸雕像周圍的地平鋪面予以提高60公分。目前本工程將於近日開始進行施作,預計將於今年颱風季節前完成,工程期間原有行經此段的腳踏車,將由中華電信旁的巷道繞至中正路老街,作為工程期間的替代路線。
同時,當年在設置此馬偕銅像時,並未設置相關的說明解說,以致部分遊客和居民不甚清楚此雕像的意義,在這次的工程中也已建議一併設置解說牌,將馬偕博士這位一生熱愛台灣,認同台灣這片土地的外國人,如何以淡水為他的基地,透過醫療、教育和教會,以宗教情懷的愛成為這片土地和人民的好厝邊,希望藉此讓民眾更能了解此銅像所在地點的意義。期盼因著這樣的改善,讓原本美好的人事物,繼續成為淡水歷史中美好的延續。
回首頁 返回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