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重建街文藝正復興

鄭宇恩

    重建街保存運動開啟了新世代對古典淡水的思考與生機再現,一場文藝復興運動正在淡水發酵著,重建街正是這場文藝復興的微發源地。一群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為了保存文化資產,正在倡導以歷史建築為背景的文藝復興運動。

 

重建街還在訴說著一段段故事
   在訴說著一段段的歷史故事。單單走一趟重建街,除了淡水最老的廟宇──福佑宮以及極為靈驗的祖師廟,還有北台灣林木業中曾經佔有一席之地的施合發古厝、大戶人家許順記金紙店、知名作家王昶雄的故居、日治時期的中醫館和各個舊式老屋,雖然舊街的政商人物來往幾經時光流轉,但每一個建築都佇立在那訴說著過去的歷史。
  延續著先民走過的軌跡與百年來生活的印記,具有承先啟後教育下一代的價值,早已讓歲月的洗鍊豐富著這條街的百年記憶,進而喚起了這條沉睡的超級老街。於是有那麼一群人探討著,如果淡水能保留更多的歷史建築,那麼我們將可以告訴下一代,關懷歷史、愛惜在地生活環境一直都是淡水的驕傲。接著,便也在這條街上開始了復興運動。
在這條街上開始文藝復興運動
  香草街屋──市定古蹟重建街14號老屋,經由屋主第二代的整修與悉心呵護,以舊式的建築注入現代人品味人生的生活模式,以友善土地的理念推動在地農作,還開辦了香草課程,實踐了對於鄉土的熱愛。九崁28──位於重建街28號的古宅,吸引了台北的藝術家到將老房子整理成為藝術空間,讚揚舊屋的美好。重建街創意市集──由一群文創的愛好者,共同聚集在此分享手做的藝術品,由文史導覽、二手好物交流、友善農作推廣、青年音樂展演的分享,整個歷程推動了5年之久,如此的聚集效應賦予重建街新的生命,就好比穿越時空回到二百年前的商店街一樣。
新聚點接續在重建街落腳
  近期,還有三個新聚點悄悄的在重建街與周圍誕生 :I-La音樂餐廳──I-La為魯凱族語,意思為一起走吧,有呼朋引伴之意,老闆是從小在淡水成長的年輕人,十幾年來離鄉背井的求學生活及軍旅生涯,讓他再次回到這片土地時,使命感油然而生,希望能夠將自身對於這片土地的惆悵化作投身文化的動力。老闆長期關注原住民文化,巧妙地融合了來自排灣原民的圖騰創作、對音樂的熱情以及對重建街的幼時回憶,成就了今天的I-La音樂餐廳,提供同樣熱愛音樂的年輕世代一個放鬆、唱歌的平台,實為一個以音樂會友的創作據點。
  4F小飯館──法式手工甜點館,4F述說了兩個廚師(2 CheFs)在柔軟(SoFt)、無害(saFe)的空間下,把品嘗甜點的快樂帶給所有的客人。老闆是重建街長大的淡水人,原先在重建街29號4樓創作甜點,為了一起支持重建街的活化,在今年月初搬到了街上71號1樓,店內普普風的老沙發和灰色系調的空間設計為甜點飯館注入一股西方的元素。店內的牆面和櫃位亦提供給藝術創作者無償使用,結合甜點創作,在同一個時空下,一場視覺與味覺的激盪,就這樣甜蜜的展開。老闆期待他們的法式甜點能飄香這條超級老街,讓更多人居民、旅人能因為這股淡淡的香甜,停留於此,而有更多的機會能品嚐老淡水的滋味。
  心波力幸福書店──店主是位詩人,因為重建街的人文氣息,於去年年底決定在此延續他的故事,取名心波力,波力是一條化學式,化學分子聯結產生的物質稱為聚合物,心的波力,是心的聚合物,就是通往幸福的書店。店主希望能將大家的心在此聚集,一起分享說故事的喜悅。他的書店號召了十家獨立書店,將各間老闆推薦的書籍在此聚集,一個地方有十種表達,讓居民、遊客在這裡多了一個新的去處,新的選擇。整條街道因為這些人的創意與努力,而漸漸疏醒,期待更多的人看到他們的用心,讓這個街道的生命力不僅能重生,還能長久的延續下去。


歷史保存與永續成為城市發展的方向
    重建街由古至今、滄海桑田,縱貫著頂淡水與河口的南北交通,橫向連結香火鼎盛的媽祖廟與祖師廟,階梯兩旁延伸到日本警官宿舍與施家古厝、龍山寺兩處古蹟,還有巷裡穿梭的百年紅樓與公館巷弄,咫尺幾步路程密集的山城空間與跨越時空感的路徑,在台灣復古蛻變的新浪潮中,正是讓人重新尋獲淡水獨有特色潛力的重要觀光資源。總體來說,歷史保存、維護與道路拓寬等都市發展的利益衝突並非毫無交集,永續發
展與獨有的特色則成為城市在發展所要考慮的方向。
  唯有政府和在地居民體會到歷史的力量,為文化環境與經濟發展尋找出相容之道,方有可能實現永續經營。現階段,除了認真評估重建街的歷史定位外,加強地緣關係與文化資產區域整合,還須要思考在地居民對環境的期許,政府的政策走向穩健與明確表達,充分提出相關的配套方案,才是淡水之福。重建街的復興,還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期待居民與政府能做出有智慧的抉擇,讓淡水的美能穿越古今、兼容並蓄,讓下一代、下下一代,跟我們一樣有幸能跨越時代看看去不到的古早時候!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