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堅持居民導向的文化政策
以環境藝術節為例

王鐘銘

   淡水的歷史悠久、藝文底蘊深厚,一直都是台灣的文化重鎮,因此文化在淡水成為最備受關注的政策面向之一。遺憾的是,五都升格之後,淡水的文化政策無法繼續堅持以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無法堅持建構堅實在地性,逐漸淪為觀光附屬品。這不但削弱了淡水文化,即使對觀光產業來說,也是殺雞取卵的短線做法,不利永續發展。本文將從淡水環境藝術節,來談論淡水文化政策目前的問題。
 

建構淡水創世神話
  由藝術家及淡水居民通力合作,淡水環境藝術節透過藝術踩街和環境劇場,以淡水的歷史、風土、人物、生活作為素材,呈現豐富的文化面貌。其中藝術踩街,跟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爺出巡繞境活動(俗稱淡水大拜拜)相互輝映,有著市民與信徒、世俗與神聖、現代與前現代、藝術與宗教的互補對比,可以說並列為淡水兩大遊行。而環境劇場由劇場人的引導,讓上百位市民演員以戶外空間為舞台,一年又一年重現淡水歷史。
  

  環境劇場經常讓我想起舉世聞名的《魔戒》作者托爾金。托爾金創作動機,是因為英國缺乏創世神話,他以一人之力想要搭建起一套神話,為一代代的英國人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新一代淡水的孩子何其有幸,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年度參與到環境劇場裡,不管是親身演出還是現場觀賞,都見證了淡水之所以為淡水的創世歷程,告訴我們,是哪些人、哪些精神、哪些場景、哪些事件、哪些事件,搭建淡水歷史與文化的基礎。
  

當一年一次的環境劇場落幕時,那些淡水人物和淡水故事就消逝為塵土,把淡水這片土地留給我們這些凡人。對比於《魔
戒 》,結局時精靈離開中土大陸前往海外仙境,把中土留給凡人,成為現在的英倫三島。這就是創世--沒有神話時代的結束,哪裡來我們的俗世生活?

 

環境藝術節的轉向
  遺憾的是,淡水環境藝術節這種為淡水人搭建歷史與文化基礎的使命,由於五都升格後主導者從在地區公所轉為新北市政府,不再受主辦的政府單位重視,即使參與其間的藝術家與市民依舊努力,卻逃不掉轉向的命運。
 

  就拿藝術踩街來說,今(二O一四)年的淡水瘋妙會,不但路線被觀光客擠滿,排擠了市民觀賞空間,甚至還干擾到各遊行隊伍的演出,讓辛苦準備的道具和表演無法完整發揮。市政府或許會因為爆滿的觀光人潮而沾沾自喜,然而市政府沒有考慮到,一旦參演的在地團體的演出被干擾,一旦想要參與的在地居民被擠掉,這場活動是空洞的,是沒有內涵的,一時的熱鬧無法持續,總有一天淪為不被重視的例行公事。
 

先為區民 再求觀光
  淡水環境藝術節,在被冠上新北市三個字之後,逐漸遠離初衷。這是淡水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困境。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重新拿回在地的主導權。未來的新北市長必須站在足夠的高度,用足夠的肚量來看待淡水自主的文化發展。市長應該首先宣示,在名稱上允許淡水人自己決定要不要新北市三個字,而不影響經費挹注,展現全力支持而放手發展的決心。然後主辦權回到淡水區公所,由區公所和藝術家合作,再度使這個活動
面向區民來辦理,以區民參與為主要考量,而非考量觀光的吸引度。我相信這樣的作法,表面上看起來讓新北市退讓而且暫不考慮觀光客,實際上長遠來說卻是真正創造新北市的偉大政績並且為觀光客創造更值得一觀的淡水風光。
 

不應停演 更應擴大舉辦
  本文付梓前夕,正當淡水環境藝術節環境劇場《西仔反傳說》順利完成演出,此時竟然聽到明年可能停演的傳聞,身為忠實觀眾的我大為震驚。這樣的文化重頭戲,如果因為市政府的不重視而停演,不但完全暴露出市政層級文化決策的空洞和短視,更將會是淡水一整個世代的憾事。
 

  我堅決反對停演環境劇場,不但如此,我更認為明年一定要擴大舉辦!不只是招募市民演員來演戲,更要提早數月做準備,加入市民對淡水的各種想像,讓《西仔反傳說》變得有
機、更加獨特。
  

  若是西仔反不演了,我是要拼命的。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