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的歷史悠久、藝文底蘊深厚,一直都是台灣的文化重鎮,因此文化在淡水成為最備受關注的政策面向之一。遺憾的是,五都升格之後,淡水的文化政策無法繼續堅持以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無法堅持建構堅實在地性,逐漸淪為觀光附屬品。這不但削弱了淡水文化,即使對觀光產業來說,也是殺雞取卵的短線做法,不利永續發展。本文將從淡水環境藝術節,來談論淡水文化政策目前的問題。
建構淡水創世神話
環境劇場經常讓我想起舉世聞名的《魔戒》作者托爾金。托爾金創作動機,是因為英國缺乏創世神話,他以一人之力想要搭建起一套神話,為一代代的英國人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新一代淡水的孩子何其有幸,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年度參與到環境劇場裡,不管是親身演出還是現場觀賞,都見證了淡水之所以為淡水的創世歷程,告訴我們,是哪些人、哪些精神、哪些場景、哪些事件、哪些事件,搭建淡水歷史與文化的基礎。
當一年一次的環境劇場落幕時,那些淡水人物和淡水故事就消逝為塵土,把淡水這片土地留給我們這些凡人。對比於《魔
環境藝術節的轉向
就拿藝術踩街來說,今(二O一四)年的淡水瘋妙會,不但路線被觀光客擠滿,排擠了市民觀賞空間,甚至還干擾到各遊行隊伍的演出,讓辛苦準備的道具和表演無法完整發揮。市政府或許會因為爆滿的觀光人潮而沾沾自喜,然而市政府沒有考慮到,一旦參演的在地團體的演出被干擾,一旦想要參與的在地居民被擠掉,這場活動是空洞的,是沒有內涵的,一時的熱鬧無法持續,總有一天淪為不被重視的例行公事。
先為區民 再求觀光
不應停演 更應擴大舉辦
我堅決反對停演環境劇場,不但如此,我更認為明年一定要擴大舉辦!不只是招募市民演員來演戲,更要提早數月做準備,加入市民對淡水的各種想像,讓《西仔反傳說》變得有 若是西仔反不演了,我是要拼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