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臺灣高爾夫俱樂部的定位
與三商杯台灣名人賽的感動

顏志新

   台灣的政治和公司的管理就像是幫派的文化,利益契合的時候可以擁抱在一起,反之就是欲去之而後快。1991年,台北縣長尤清向法院訴請全面收回台灣高爾夫俱樂部向政府租用的球場用地,此舉使得老淡水球場原有的二十七洞球道僅剩下十八洞而已。若非尤清當時的作為具有十足的正當性,即使貴為縣長,恐怕也難擋異常嚴峻的政治時空背景。


早期臺灣高爾夫俱樂部予以外界的觀感
  當時,球場方面因為與國民黨權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如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女士便是球場的貴客之一,從而使得外界看待球場就像是戒備森嚴的軍事用地,相對能夠進出球場的人士,除了權貴和球場的工作人員之外,閒雜人等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近。


  時空轉換到今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今天的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由於俱樂部也是財團法人的型態,只要球場方面認為經營不下去,下場就是由政府收回全部公有土地改隸為公營,至於會不會又被政府以BOT的手段再度轉手販賣給建商或財團,竊以為那才是淡水人真正的大不幸。


翁肇喜堅持
把三商杯高爾夫名人賽留在老淡水

  當下的老淡水球場幾乎已完全卸下了神祕的面紗,所謂的貴族說也在會員不願意提高會員年費事件之後,剩下少數人還在自以為是貴族而已;當原本擔任會長的翁肇喜先生寄望以透過提高會員年費的方式來解決球場的困境之際,部份為外界所稱之為貴族的會員卻群起反彈,從而使得翁肇喜先生在連任會長的選舉路上意外的落馬。事後,如果不是翁肇喜先生仍堅持把三商杯高爾夫名人賽持續留在老淡水球場的話,根本就再也看不到2014年,由單一企業持續舉辦的第28屆三商杯高爾夫名人賽了。


  喜歡打高爾夫的朋友說不定也會夢想著,哪天也能夠在英國蘇格蘭的聖安卓老球場(Old Course at St.Andrew)打一場球;聖安卓老球場(SINCE 1552)是高爾夫的發源地,而台灣的老淡水球場雖不若聖安卓老球場歷史久遠,好歹也經歷了近百年的洗禮。聖安卓老球場迄今已舉辦過27次英國公開賽,而三商杯高爾夫名人賽在規格方面雖然無法與英國公開賽相比擬,但卻是台灣唯一能與國際接軌的職業性大比賽,其不但是台灣高爾夫球界的最高榮譽之爭,參與的人數也伴隨著賽次而年年俱增。


臺灣名人賽高爾夫運動振興基金會

參與推動淡水地方文化
  2014年,第28屆三商杯高爾夫名人賽總獎金不但提高到65萬美元,其他涵蓋場租、全部活動經費以及場外義賣三商巧福牛肉麵全數所得都捐給淡水文化基金會做為公益用途之外,包括連續幾年來的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翁肇喜先生幕後主導的財團法人臺灣名人賽高爾夫運動振興基金會也聊表心意的首次贊助了十五萬元。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政府辦不到的,單一企業的三商行(1964年,翁肇喜、陳河東、郭仲熙在台北南京西路和中山北路口合夥成立三商行)卻以三商盃台灣名人賽的名義整整運作了28屆,以上是個人(應該是多數人)對於三商盃台灣名人賽的感動,而幕後的推手正是為了推動台灣高爾夫運動不遺餘力的翁肇喜先生。


政府應協助老淡水球場做定位
  老淡水球場是台灣高爾夫球的濫觴,也是台灣高爾夫球史的一部縮影,過程中不但蘊孕培養出無數為台灣爭光的高爾夫好手,從日據時代、美軍顧問團的駐在、及至國民黨權貴的進駐,雖然民間的評價一直都不是很好,但是,其歷史文化價值絕對是無法否定的。


  政府除了依法行政之外,主其事者更應該要有寬宏的格局與視野,可惜,中華民國的公務員多的是畏縮沒有擔當,明明可以有一番作為,卻視而不見的自掃門前雪,如此不友善的政治環境,當然也就錯失了重新定位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的契機,則,並非只有雲門可以為台灣爭光,只要政府願意像善待雲門那般也善待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的話,相信老淡水球場也一樣可以持續為台灣發光的。


  展望老球場的未來,既然是財團法人的型態,又不是私人財產,只要相關單位有計畫的加以輔導,例如協助老淡水球場興建一座具有紀念性價值的「台灣高爾夫名人館」,或有計畫的協助老淡水球場培養出更多為台灣爭光的高爾夫好手,乃至於讓老淡水球場漸次走向平民化,協助臺灣高爾夫俱樂部做定位,如此,則何來圖利老球場之嫌?


公務員為求自保
濫下指導棋造成業者難以適從

  見到人家好,就說人家壞,一如淡水藝術工坊委外經營一案,處處設限、百般刁難,事實上,真的有那麼好賺嗎?委外經營既然是政府自行運作之下有困難的考量,那麼便應該依照契約的精神讓經營者自行發揮才是,而不是沒能力運作的政府,卻擔驚受怕的站在有能力運作的經營者背後處處掣肘,搖頭嘆息之餘,只能說這個層層節制的政府真的是沒出息。
 

  如同上例,臺灣高爾夫俱樂部也遭逢了同樣的困境,六十幾年了,什麼時候不能拆,如今卻突然說是一定要拆除老淡水球場部份疏忽沒有向政府登錄的老違建。無論是否雲門所致,個人始終認為政府只在意防範老淡水球場,生怕不小心恐涉及圖利老淡水球場之嫌。而個人看到的卻是應思考如何推廣台灣的高爾夫運動,以及如何為臺灣高爾夫俱樂部的歷史文化價值做定位。
 

感言:
  台灣的政治幫派文化真的是很可怕,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劣質政治文化之下,儘管老百姓忿恨不平、急得要命,但主其事的公務員卻仍以不如少一事的行為準則做為標竿,無奈之餘除了悻悻然之外,不然你還能怎樣?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