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教育的主體是孩子們

 

Tân Tek-hôa

  到6月底前,這2至3個月的時間裡,舉辦校慶活動或畢業典禮是許多學校的重要工作計畫,學校裡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忙著各種籌備,並帶著學校裡的孩子們進行各種成果發表或才藝表演的排演。


  各個學校當然都希望藉著這些活動傳達出教育的成果與信念,由於政治與社會氣氛的變遷,學校裡的教育也逐漸地擺脫過去威權與集體體制的思考,在地化、社區參與、藝文氣息等等這些元素不斷地加進傳統教育場域裡,也給孩子們更多更廣的成長體驗。


  然而我想提出來與各位反思的是:學校設立的目的假如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我是說如果),那麼孩子才是這個學校各類課程、活動以及教育行政的主體,理當儘可能地以孩子的視角作為這些安排的首要考量。


  無論是校慶活動或畢業典禮,我個人一廂情願、脫離現實的想像是:孩子們在身旁開心地跑跳、自在地嘻笑,大人們分享、交換、交流孩子成長的各種觀察與想法。


  學校如果是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場域,孩子才是主體,那麼這些活動或儀式的安排就不該是一段又一段「才藝表演」的成果展現,外顯成就的表演,怎麼能蓋過孩子內在的成長與需求?孩子們應該散發出生命的活力與熱情,以及成長、學習的自信,在排演過的表演節目展現不出這種生命的活力;教育如果不是再將每個孩子規格化,那麼一致性的肢體律動中也不足以顯現出教育場域中,孩子們個別的差異性與成長的自主性。


  我也希望這些活動裡,來參與的來賓是來蹲下身軀,聆聽、感受孩子們生命成長的活力,而不是讓孩子們排排站在操場上,聽著一個又一個「長官」與「貴賓」彰顯自己「存在感」的致詞;學校如果是協助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場域,教育工作者理應是沒有上下之分的團隊,致詞的麥克風聲中,如果如往常般不斷傳出「長官」、「貴賓」這些刺耳的語詞,正突顯出台灣教育界的自我矛盾與否定。


  在這樣的教育養成中,等孩子長大了,出了社會,這些生命依舊是一個個沒有臉孔、沒有名字,甚至沒有存在感的勞動工具,而教育的養成只是一連串讓孩子們與自身生命不斷疏離(異化)的過程。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