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就〈詩美之鄉〉,是馬偕博士外孫柯設偕對家鄉淡水的讚譽,作為《詩情海陸》序詩,揭開2018年淡水國際詩歌盛事的序幕。藉著在地交流引發創作,並以「福爾摩莎」定名,展現文人對臺灣土地的熱愛。如我們腳下所踏的淡水,流傳著幾個世紀以來寄情於詩文的書寫,追溯19世紀下半葉的「馬偕日記」至「最後的住家」,到20世紀文學家王昶雄的故鄉詩篇及手稿,跨越時空,同樣展現出當代「世界詩人」使命、也是今日全人類正面臨的課題──「生活,並與我們周遭的一切共存」。此時,在淡水福爾摩莎詩歌節中,我們一面朗誦、閱讀詩人所詮釋的歷史扉頁,也持續為自己和淡水進行記錄;在詩歌的隱喻裡,投射著彼此對環境發展的關注。
福爾摩莎Formosa Poems
漂洋而來、娶淡水人為妻,興辦臺灣首座「女學堂」,傳道伴隨教育,馬偕博士更與淡水人一同走過1884年的清法戰役。日常的馬偕更像是一位人類學家般,研究淡水礦物試圖瞭解並從中挖掘可能性;且以日記形式記錄淡水與臺灣所見。身為異鄉人留下詩作〈最後的住家〉,馬偕寫道:「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詩歌裡訴說著「居久他鄉是故鄉」的情懷,或許仍可作為活在淡水的我們,對生存的一種關照。
世界詩人World Poets
膾炙人口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出自淡水詩人、文學家、醫師王昶雄之手,當代淡水詩人李魁賢曾分析其作品中的家鄉情結,永恆的故鄉即是淡水。1950年遷居臺北後,王昶雄仍經常回淡水探望,少年時期在日本求學時,即開始以日文的小說、詩歌書寫家鄉,中途因二二八事件深受打擊一度停筆,後來從音樂與藝術的能量裡恢復,握筆的手直至晚年。2014年9月,家人將其未完成的遺作,包含手稿、剪貼簿,捐贈「國立台灣文學館」永久典藏。
詩美之鄉Home of Poetic Beauty
2018年適逢白鷺鷥──盧修一先生逝世20年,出生於三芝、國小到國中時期在淡水求學,曾以「魂牽夢繫的故鄉」形容淡水,為追憶其一生為臺灣民主奮鬥的事蹟,當年作曲家陳建台寫下〈淡水鋼琴協奏曲〉借用淡水之名,寓意其「清淡如水」予以紀念。而其岳父─畫家陳慧坤先生,在1953-1989年間,利用對淡水下坡路的熟悉,實驗了各種風格與媒材,呈現色塊與透視下的「淡水空間」,可見兩人對淡水之情深。
詩情海陸Poetry feeling
淡水港,一個逐漸被人們記憶所遺落的名詞,曾撐起一座城市的經濟命脈。施合發商行與烽火段──碼頭工人賴以維生的港市街道,更多的詩情,在市井小民生活方式的觀察中孕生。歷史訴說著,臺灣的對外貿易由清代的中國沿岸貿易轉為與日本內地貿易為主,時值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淡水港的商業與海運漸漸被基隆港超越取代。風華能再起嗎?文化歷史的底蘊如何重新被凝視且延續,考驗當代智慧。
回首頁 返回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