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活動
海湧樂聲.北管鬥搖滾
淡水南北軒與裝咖人樂團跨界演出 |
張嘉祥 |
淡水歷史悠久國寶級的北管軒社「淡水南北軒」傳承傳統技藝,持續地推廣北管教學,同時也以開放的視野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形式合作,今年踏上獨立音樂祭的舞臺,跨界和臺語獨立樂團「裝咖人」合作,在基隆海湧祭的現場演出,傳統北管融合臺語搖滾音樂,碰撞出全然不同的感受。
在演出的那天,基隆開始下起雨,淡水南北軒以傳統曲牌〈風入松〉當作開場,在創新融合的演出現場也不忘保存傳統。演出過程中,裝咖人樂團會邊演唱邊灑下象徵過去野臺戲「平安糖」功用的糖果,畫面上又有一個大編制的北管樂隊在旁,看起來有幾分復古翻新的味道。這次演出〈出庄〉這首歌的時候,淡水南北軒在歌曲開始,加入戲曲中角色預備講詞的「起奏」,在樂團中以「臺語口白」為呈現,又頗有幾分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唸頌詩的味道。
〈出庄〉這首歌曲講述的是以六張犁「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墓園」為背景出發的敘述歌曲,在墓園成立之前,過去其實就是一整個山頭的大型亂葬崗,曾經有大量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就隨意被掩埋在山頭中,歌曲虛構出一位神靈「夜官」會在這座山頭上守護這些罹難者,透過北管配器跨域的結合,鑼鼓點與起奏,夜官的口白以臺語念誦呈現,讓觀眾了解歌曲故事的同時又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詭譎悲壯中又帶著土地的親近感。
北管樂對於臺灣民眾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音樂,熟悉當然是因為它常見於臺灣的婚喪喜慶各種場合,陌生又是因為臺灣民眾對於北管的印象也僅限於此,北管樂在吹奏什麼歌曲?使用什麼樂器?是幾人編制?其實並不會深入去了解,除非身在其中,不然普遍印象都是吵雜、聽不出曲調的音樂。
這或許是北管樂形式與傳統未來要改善與革新的方向,比如近期青山王暗訪活動聲響擾民的問題,但是並不代表北管樂就是要摒棄的陋習。這場跨界合作「淡水南北軒」和新生代的本土臺語樂團「裝咖人」給了這個時代一些不同的新感受,是尚在萌芽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裝咖人樂團會邊演唱邊灑下象徵過去野臺戲「平安糖」功用的糖果,畫面上又有一個大編制的北管樂隊在旁,看起來有幾分復古翻新的味道。
(照片來源/海湧祭)
回首頁 返回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