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在淡水住下來


Tân Tek-hôa

  淡水五年來增加了兩萬人口,佔了總人口19萬人的11%,快速成長的人口增加了交通的需求,淡水的三個重要的交通建設計畫──淡江大橋、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和淡海輕軌引發正反各方的意見交鋒。終究我們必須面對選擇: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期待未來的淡水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淡水社區大學本學期的公共論壇,其中一場於5月2日晚上在殼牌倉庫舉辦了「在淡水,住下來~交通建設如何支持淡水的永續發展」工作坊,透過與會者共同來探討問題、勾勒願景,反思淡水的城市發展、都市管理以及交通建設規劃。

  在淡水社大范情副主任開場後,隨即由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張勝雄教授引言。

▲本次工作坊由淡水社大范情副主任開場,言及本次工作坊期望透過活動共許一個城市的未來。(照片來源/淡水社區大學)

交通建設與都市發展

  張勝雄教授指出:談都市發展時,交通建設屬於後端,先確定都市要怎麼發展,這個都市的人要什麼樣的生活,再根據「運量」和「成本」的分析,提出幾種不同的交通運輸系統作為評估和選擇。前提如果錯誤,就會帶來錯誤的建設和錯誤的交通方案,譬如淡海輕軌。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張勝雄教授引言說明交通建設與城市發展的各式權衡考量。(照片來源/淡水社區大學)

  淡水人口從2008年的13.5萬到2020年的18萬,增加了20%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從10.71%增加到15.87%,中壯年的勞動人口從76.58%降至72.78%,增加的人口中,自然增加遠低於外來移入的社會增加。從人口結構的改變來分析,事實上淡水居民使用運輸系統的需求會逐步地降低。

  無論對於都市的發展或運輸系統,淡水的居民有各種不同的需求與價值選擇,這些選擇會產生不同的價值衝突,譬如歷史建物VS現代建築、優質VS便利、在地VS觀光等等,這些價值的衝突是動態並互相角力拉扯著。這也是決定選擇什麼樣的運輸系統非常重要的因素。

  交通專業在整個政策的擬定過程裡是屬於後端,交通專業者可以提出各種選項,但都是為了前端,也就是這項交通建設所在的都市和居民想要什麼樣的發展、對這個都市的未來有著什麼樣的願景。

對淡水的生活想像

  今緊接著進入由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主持的工作坊時間。

  攤開淡水地圖,黃教授指出,可以將淡水分成幾個區域。第一個是以淡水老街為中心的老淡水,是個多元歷史文化的體驗街區;其次是新淡水,從油車口延伸到沙崙、淡海,文化與自然景觀的遊憩區塊中,有雲門、漁人碼頭、文創園區等;第三是淡海新市鎮;竹圍與竹圍到淡水的路廊又是另一個區塊。

▲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引領工作坊學員思索對淡水的交通現況以及在淡水居住下來的理想生活想像。(照片來源/淡水社區大學)

  談都市的發展或交通建設甚至都市計畫,都必須符合不同區域的需求。各個區域內和區域之間移動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應該根據這些需求發展出不同的運輸模式。

  目前的都市計劃與實際需求往往是不相符的,例如淡海新市鎮所規劃的「商業區」是從海洋都心、美麗新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然而實際上新市鎮發展出來的商業地帶,卻是米粉寮往北、沿著中山北路兩側,淡水聯合行政中心為中心的那一個地帶。行經新市鎮的輕軌路線就與目前實際的生活機能發展是極不相符的。

  黃瑞茂教授就此提出三個問題:(1)正在興建的淡江大橋完工後在淡水端有八個上下引道,如何與在地原本的交通相連結?(2)穿越新市鎮的主要道路與路面輕軌共構的交通策略?(3)新市鎮範圍內的公共設施如何回應當下發展狀態進行調整?

  工作坊的第二階段,就請與會者就三個面向提出各自的觀點:(1)對目前淡水都市發展趨向的問題;(2)對淡水未來發展的願景;(3)想像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想像帶來選擇

  淡北道路真的能紓解淡水、竹圍與台北之間的交通瓶頸嗎?輕軌真的是淡水交通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張勝雄教授及黃瑞茂教授共同回應工作坊學員對於淡水交通建設與城市發展的相關建議。(照片來源/淡水社區大學)

  「想像」帶來「選擇」,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決定著我們「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建設。

  在這個公共論壇的最後階段,黃瑞茂教授特別強調,已通車營運的輕軌綠山線如何規劃與各站所在的聯繫非常重要,不然綠山線的存在根本對在地發展起不了作用。

  張勝雄教授也緊跟著提醒,上下班時間的交通擁擠問題,與五股、八里鄉比,淡水的交通問題真的有更嚴重嗎?選擇住在哪裡都必須面對價值的選擇,嫌棄輕軌太慢,那要看跟什麼樣的選項相比?選擇住進淡海新市鎮就必須接受相對的交通成本。

  住在淡水的人有著各式各樣的選擇因素,但這個城鎮的發展對不同需求的居民來說也會有不同的期待。淡水有別於台灣其他地區,淡水擁有多元的地理、歷史、人文特色,在觀光與在地居民生活的需求之間、漫活與移動便利之間、生意興隆與優質生活環境之間,理應存在更大的想像與討論空間。

▲工作坊學員反應熱烈,從多元角度書寫自己對淡水目前交通狀況的評思,以及對城市生活的期許。(照片來源/淡水社區大學)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