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健康城鎮的發展真的健康嗎?

Tân Tek-hôa

  動工中的淡江大橋預定2025年底完工通車,多次流標的淡北道路追加20億工程預算後,7月底終於成功決標,加上仍未撤回的輕軌第二期工程計畫,這三項重大公共交通工程似乎象徵著淡水的進步與發展,許多建案廣告更是搭配著這三大公共工程,描繪著淡水未來繁榮的光景。

  「進步、繁榮、發展」的指標就只有開更多路、蓋更多水泥建築這個面向嗎?為了讓車流帶來更多人潮,人潮帶來商機,思考的面向就只有闢建更多道路,讓車流能更快速地通行嗎?

  預想一下,這幾個大型公共工程計畫一一完工後,淡水會是怎麼樣的新樣貌?雙向各四線道的淡江大橋,從八里端來到淡水,接續的是雙向各兩線道的沙崙路;淡北道路一旦闢建,淡水到竹圍間水岸的綠廊將豎起一道約3米高的土堤「長城」;塞進輕軌的淡水河岸還能保有悠閒漫步的氣氛嗎?其未來的繁榮和進步會是憧憬還是夢靨呢?

  淡水要更進步難道沒有其他更需重視的面向嗎?「道路」能只顧及「車走的路」嗎?「交通」只在乎車流通行的快速與便利,行路人的移動和停留、活動的空間不在思考範疇內嗎?

  就都市管理的視角來看,比起開闢更多道路以帶來更多車流與人潮,英專路一帶更需要花心思提出有效的交通改善規劃?在我們的生活圈裡,是否該規劃更多讓人可以停留、活動的舒適環境與空間?以更妥善的公共運輸規劃來遏制私家車輛的使用和流動,難道不是更該優先推動的嗎?尖峰時間各路公車擠滿中山路,導入更適切的轉運與分流措施,難道不是比開路更該花費力氣去規劃的嗎?

  標榜著文化、生態與健康城鎮的淡水,實際上被「進步、繁榮、發展」的口號推著前進,方向是否該翻轉或更深刻地反思呢?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