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淡水「武毅 淮軍 營盤埔」

滬尾田野工作室 紀榮達

營盤埔

  淡水鼻頭山,中心崙腳的小台地,古名「營盤埔」(今「竿蓁一街」的西端一帶)。原為4500年前汛塘埔文化人之聚落(測候所考古遺址)。

  淡水忠寮李家,李協勝公族譜,「祖墳山批(同治11年,1872)」的記載:李家祖墳(如圖),址在滬尾,菅蓁林「營盤埔」,乾隆年間,山主吳熙,立字給李臣春安葬父母……。根據族譜中出現「營盤埔」這個古地名的年代記錄,可以證實,乾隆年間淡水的鼻頭山麓或許已有官軍駐防,至少在同治初年之前,清軍營盤就已經存在於鼻頭崙。

▲淡水燕樓李家,營盤埔的乾隆「開基祖墳」,1992年遭運動公園計畫挖除。(圖片來源/1995年,李子成,《重修燕樓李氏族譜》,P.66)

淡水清法戰爭「武毅淮軍」

  依據「基隆廳梁(通判梁純夫)上台灣道(劉璈)稟稿」的描述,光緒10年8月13日(1884.10.01三)劉銘傳本已飛調新竹的淮軍「武毅右軍左營」急赴滬尾增防,後因收到滬尾營務處李彤恩當日的第三封八百里告急排單之故,劉銘傳乃漏夜密傳章高元、曹志忠、蘇得勝等三位軍門棄守基隆,即時拔隊直下艋舺。8月14日上午,滬尾砲戰,孫軍門(孫開華)勇氣異常,法人不敢登岸……。

  一直等到基隆法艦增援,法軍始於8月20日登陸沙崙,卻遭孫開華擊敗,退回海上。當時,奧援淡水的清軍,僅章高元部加入滬尾防衛戰,曹志忠、蘇得勝部仍留台北、基隆,由劉銘傳節制。

  飛援滬尾血戰的武毅軍,屬淮軍系統,光緒元年開山撫番,曾經爭戰於屏東,當時「武毅右軍左營」的營官是總兵餘光德,「武毅親兵副營」的營官是總兵章高元,到了光緒11年清法戰爭結束之後,章高元已經「統領武毅湘淮各軍」。

田野調查

  1992淡水竿蓁林運動公園計畫,挖除「燕樓李家開基祖墳」,滬尾文史工作室認為事態嚴重,緊急田野調查,發現尚存清軍「擢勝左營」古墓6方,即函文鎮公所,要求文資守護,台北縣府雖然將6方清軍古墓列為古蹟,卻未做田野調查,僅僅保存6方清軍古墓作為樣板。工作室陸續自行田野調查,再發現清軍相關古墳8方,其中2024發現的淮軍「武毅右軍左營」古墓尤為特殊(如圖)。

▲「武毅右軍左營」古墓見證滬尾血戰。(圖片來源/2024.01.04滬尾田野攝)

  淡水本為湘軍汛地,竿蓁林營盤埔已經出土的14方清軍古墓當中,只有一座淮軍墓,且應證「武毅右軍」急援滬尾防衛戰之文獻記載,可豐富淡水世遺文資內涵,彌足珍貴。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