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淡水歷史古城區就是一座

大型博物館


Tân Tek-hôa
 

▲圖為長年田野調查淡水的李乾朗老師,模擬1860~1960年代的淡水地區所繪製的鳥瞰圖。淡水集結多元文化,並擴散至北臺各處,因此「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於2003年正式被文化部公布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圖片提供/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

  原擬行駛淡水老街的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工程計畫(輕軌走中正路和中山路),遭淡水在地居民強烈反對,2020年中旬新北市捷運工程局宣布輕軌改採行經河岸路線的替代方案,這個方案今年3月28日經交通部審查通過,即將提交行政院核定。

 長期反對輕軌進入淡水老街的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慧明質疑,新北市政府要執行此案遭到在地居民反對,改提出走河岸的替代方案,與行政院核定的輕軌原案明顯相悖,行政院將會如何處理這個案子,必須持續關注。

淡水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潛力

  許董事長表示,淡水歷經國際港時代、鐵路時代到捷運時代,淡水舊城區留下了許許多多歷史發展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山、河、海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史資產讓淡水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潛力,從鼻仔頭的殼牌倉庫到紅毛城下的海關碼頭,短短的兩公里距離,存有多少見證淡水歷史發展的重要古蹟、歷史建築或文史地景,這些重要的文史資產都標誌著淡水發展與變遷的重要軌跡,輕軌無論走河岸或開進老街,只要無法提出保存這些重要資產具體可行的完整方案,都不能貿然執行!

   我們現在看到從海關碼頭到鼻仔頭的水岸,是1997年集聚眾人之力擋下淡水河環河快速道路這個公共工程案,才讓水岸逃過毀壞保留下來,又經過眾人那麼多年的努力,才慢慢打造成現在廣闊的視野與舒適的空間,許董事長強調:「難道要讓輕軌開進來把這段水岸毀掉嗎?」

  許慧明董事長特別指出:「由五個山崙構築而成的淡水歷史古城區,處處都是文化資產,就像一座大型博物館,是經過文化部評鑑認定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潛力點!」30多年前在張建隆於布埔頭的「寒山書房」,幾個朋友不時長談淡水的文史與未來,1984年張建隆、謝德錫、劉秀美組成了「滬尾文教促進會」,1987年在暗街仔開設「茶友會」,許多淡水關心政治、民主、文化、思想的各方人馬經常在此出入、討論,當時還整理出版淡水的歷史年表。後來這些朋友各自組成了不同團體,如淡水史田野工作室、滬尾文史工作室等,歷來淡水搶救、保存重要古蹟與文史資產,這些團體都扮演了重要的力量。

  1990年代初期省政府就已議定中正路拓寬計畫,1995年淡水鎮公所準備執行這個計畫,原計畫是路寬12米、未保留人行道。原設於當時會長張子隆住所的淡水文化基金會會館,1997年遷移至中正路161號原基合發船頭行,就是為了參與老街拓寬,當時與鎮公所溝通、協調時,特別強調老街的拓寬與街屋的就地整建,必須把文化保存、藝文推廣、居民生活等等因素都考慮進來。

居民參與營造共同的生活圈

  當時中正路兩旁是整排的兩層樓昭和式建築,有很多組人馬參與進來,也組織街道文化促進會與商圈聯誼會,不斷地探討未來的生活環境和商圈面貌,許董事長說,當時他們主張「整條老街就是一座美術館」,在道路拓寬與街屋整建過程中,淡水未來的樣貌、地景、產業元素都要納入討論,不只中正路老街,埔頂洋樓區和崎仔頂也該含納進來做整體的規劃。

  當時除了街道與人行道的整體規劃、古蹟的原地保存、街屋整建的型態,也做了許多老店的口述史,廣泛討論了街上老店未來存續的經營方向。到1998年時,共有萬寶堂、許義魚酥、德裕魚酥等50戶同意被指定為古蹟,住屋不堪居住需要整建的,也大多願意新建物要保留舊立面及原有的建築特色。

  就在淡水居民熱切地討論未來生活環境的樣貌時,令人憤怒的是,2000年當時鎮長郭哲道卻執意全面拆除,全然不顧中正路老街居民積極參與以及廣泛討論的意願和期待。

  在積極參與保留老街面貌的同時,行政院1997年提出淡水河環河快速道路計畫,從社子到沙崙沿河興建高架快速道路,淡水人與淡水河岸的距離將被阻隔開。基金會和在地團體很快地又投入反環快運動,組織「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除了淡水居民,環保聯盟、野鳥協會、荒野保護協會也都參與,也與當時高美濕地反火力發電廠、高雄反美濃水庫、花蓮保存台9線等各地環保團體間互相聲援,同時間,八里在林懷民號召下,也組織反對八里環快的運動。

  反環快運動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取消環快計畫,也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動員到交通部、行政院陳情,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圍堵李登輝,立法院審查環快預算案時,更動員包圍了立法院要阻止預算案通過。立法院雖表決通過環快計畫的預算案,但最後終於迫使政府撤銷這項計畫。許慧明董事長語重心長地說,當時團結眾人、費盡心力阻擋環快,鼻仔頭到海關碼頭這一段水岸才得以保留,成為現今舒適的公共空間。也在同個時間財政部要拆小白宮,眾人又集結搶救小白宮,接下來搶救九崁仔街、臭油棧、施家古厝到現在反輕軌。

淡水舊城區就是一座博物館!

  所謂的淡水舊城區不單是指中正路老街,水岸、埔頂、崁仔頂甚至城仔口整個舊城區都包含在內,這個空間是淡水發展過程的重心,歷經各個年代的建物、地景、地標散布其間,還有在這裡生活的居民累積的生命故事,淡水要有更好的願景,但整體城市發展理應以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史資產為核心,把滬尾街這個大型的博物館營造出來。

  許董事長沉重地說,30年來就一直搶救生活與歷史的記憶,到現在還要繼續搶救。可是摧毀性力量沒有停頓,2010年填海造陸已經把水岸大規模破壞一次了,淡水人不能讓輕軌開進來再度毀壞目前的水岸空間,更期盼看到更多年輕世代站出來,共同來守護我們的生活環境,阻止失控的開發繼續毀壞淡水!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