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獨立書店不賣書,那能做什麼?

陳俊丞

  最近的一則新聞在獨立書店界開始發酵起了作用:3月22日,「書店訪視員」蔡志浩在臉書以〈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為題名,以自身10年訪視各地獨立書店的經驗,講述自己為何不買實體書的狀況。

  之所以會引起爭議,是因為內文一開始蔡志浩先生點出了自己相當堅持的原則:不買書。主要是基於價值觀。圖書出版業使用大量紙張及過度出版,以現代角度審視,是缺乏永續性的。所以儘量從公共圖書館借書,不買書,也是一種永續生活的實踐。

  但是這一段話出來之後引爆了愛書民眾的怒火,甚至文壇、藝文圈紛紛指責,身負「書店訪視員」工作的人,何以公開講出傷害出版業界的話語,而文化部則迅速在隔(23)日發出新聞稿,表示蔡志浩此次言論嚴重傷害廣大書店經營者,文化部已經通知協會,應謹慎選擇訪視委員。

  雖然蔡志浩先生發表了道歉聲明想平息風波,但沒想到這回最多人批判的,是身為所謂的「書店訪視員」,其發文竟然是批判「獨立書店」,並且無形之中打壓了實體書店,無法對應其身份角色。事後文化部回應,實體書店訪視業務由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承辦,協會每年邀請訪視委員時,皆會將名單提交文化部核備,而由於蔡志浩此次言論嚴重傷害廣大書店經營者,文化部已經通知協會,應謹慎選擇訪視委員。

  既然批判的對象是獨立書店,那麼就該請問蔡志浩先生一個問題是:如果今天獨立書店不賣書,請問它還可以做什麼? 今天這家書店會留守在這空間,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並非你一人不買實體書的作為,而去傷害臺灣許多懷抱開書店夢想而苦撐至今的民眾。

  臺灣獨立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與臺灣社會所認定的書店價值有關。臺灣從1987年解嚴之後,社會對於出版與書店有著公共性的期待,民眾期待與書籍相關的行為能夠帶動公眾的串聯與公共討論,而這構成了臺灣民主深化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社會長期關注閱讀推廣,從家庭、教育到社會,都肯定閱讀行為。社群媒體興起,閱讀從個人行為變成社群平台上的自我表演,和書籍、閱讀、書店有關的行為經常帶來平台上的流量。

  獨立書店的出現,代表它們跟社區有緊密的結合,並可經常和非營利社群活動接觸,也可幫助培養年輕作家有機會出版個人的創作,另外還能帶動社區共同討論在地社區與時下社會議題。我們對於書店發揮公共領域功能的期待,陸續投射在實體連鎖書店和隱身於臺灣各地的獨立書店,期許大家有空可多到獨立書店逛逛,認識這些書店正在做的事,以實際行動讓獨立書店的存在有其重要性。


▲重建街上的爬上坡.好書室是淡水的特色獨立書店之一。(圖片提供/淡水文化基金會)

 

 

回首頁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