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誰的認知?誰在作戰?
我們與認知作戰的距離

陳俊丞

  自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社會以來,國與國之間只要發生軍事衝突,除了展現目前已有的軍事武器由總長指揮作戰之外,以科技和認知心理為導向的認知領域作戰現在成為提高或是化解軍事衝突的最佳利器。

  認知領域作戰是現代戰爭理論的一環。理論的第一層是混合戰,其下第二層除了傳統的軍事作戰外,還有政治、經濟、公民運動、資訊戰等等,而在資訊作戰範疇下的第三層,則包含了網路間諜、竊取技術、數位極權輸出,當然也包含了認知領域作戰。而認知作戰的目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對其定義是:「利用爭議訊息,破壞社會既有網絡及深化對立。」

  在政治學上有個常用的比喻:假設公共領域是一張大圓桌,身為公民的我們圍著圓桌在討論桌上一個名為「議題」之實體的真實樣貌。因為每個人看出去的角度不同,彼此之間必然會有意見不合之處,但只要我們理解這點,而且保有一定程度的互相信任,那我們依然可以根據眾人的意見描繪出議題的整體並從而做出判斷,這正是民主的基礎,也是它的可貴之處。

  有些人以為認知作戰是為了讓人相信假訊息,這不能說錯,但並不是事情的全貌。認知作戰的目標始終是加深對立,破壞公民社會的互信基礎,最終讓我們選擇翻桌。

  目前認知作戰公認最有效的模式,一般稱作「在地協力者」,就是直接利用圓桌旁幾位公民來散播爭議訊息。好比臺灣要對抗認知作戰的敵人是中共,但實際上,中共解放軍從2003年早就將認知戰列為「正式戰法」,特別針對臺灣與香港,因礙於國際情勢,不方便以解放軍「直接」動武,「認知戰」更是解放軍完成作戰任務的重要方式。

  雖然有些人把認知作戰當成藍、綠、白、黃之間網軍的較量,但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解讀,除非確認其中有敵國介入的痕跡。在軍事上,認知戰是屬於「灰色地帶衝突」,難以區分平時或戰時,隨時都可以發動,並可從官方與非官方、軍方與民間等協同進擊,不受限平時與戰時,並善用敵方、我方、國際媒體與新媒體平台,將這些似真似假的訊息傳播出去。

  根據2019年由瑞典哥德堡大學主持的政治學跨國調查計畫V-Dem(全名是Varieties of Democracy)計劃釋出的年度資料庫,在新單元「數位社會」中的統計數字指出,臺灣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程度為世界第一。自此之後,臺灣開始有股風氣認為這是學者或政治人物誇大了認知作戰的影響力,不過實際上認知作戰在其他國家造成重大事件的機率很低。

  當前新型態的戰爭發展迅速,敵對國家也已逐漸避免武裝衝突的熱戰,轉而在網絡世界進行無聲的交鋒。了解認知作戰,除了是增強我們對境外爭議訊息攻擊的防備,也是提醒我們每一次的議題討論跟反駁都要以實證為基礎,以達成共識為目標。不要輕易懷疑對方的動機,甚至指控對方是網軍、綠共或中共同路人,因為分化正是中國想要的,可是很多人根本沒拿錢就主動做了。

 

 

回首頁 返回TOP